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皮艇是备受关注的奥运项目之一,众多国家对其都十分重视。我国从1956年北京水上运动会上就开始设置皮艇项目,在世界大赛上的成绩也稳步提升,但是比赛成绩相对于传统强国仍有一定的差距。为此,在里约奥运会后,从国家层面对皮艇项目重新进行全方位布局,以便能够更好的促进和进一步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录像分析、数理统计、对比分析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里约奥运会、2017年世界皮划艇锦标赛、2018年世界皮划艇锦标赛和第十三届全运会中女子皮艇决赛运动员的竞技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女子皮艇运动员与世界优秀皮艇运动员之间的差距和不足之处,以问题为导向,能够更进一步提升我国女子皮艇项目运动员的竞技比赛成绩。通过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在里约奥运会、17年世锦赛和18年世锦赛三场比赛中女子皮艇奥运项目金牌分布较集中,铜牌分布较广泛。匈牙利、新西兰和白俄罗斯为第一集团;德国、丹麦、波兰、斯洛文尼亚、阿塞拜疆和瑞典为第二集团。其中匈牙利在金牌(数量)获得上占优势(独占鳌头),新西兰在奖牌获得数量上占优势。(2)在里约奥运会、第十三届全运会、2017年世锦赛和2018年世锦赛女子皮艇奥运项目决赛成绩比较中,2017年世锦赛女子200米单人皮艇、女子500米双人皮艇和女子500米四人皮艇成绩为最优,2018年世锦赛女子500米单人皮艇成绩为最优,但是最优成绩均与我国运动员无缘,表明我国女子皮艇运动项目与世界强国仍存在一定差距。(3)通过成绩分析,从中发现我国女子200米单人皮艇和500米双人皮艇项目内部竞争激烈。其中女子500米双人皮艇项目竞技成绩与奥运会、世锦赛获奖运动员差距较小,应当考虑500米双人皮艇项目优先发展;女子500米四人皮艇与世界水平差距较大,需更加注重队伍梯队建设。(4)我国女子500米皮艇运动员前后半程计时成绩差及速度系数,与奥运会、世锦赛获奖运动员相比差距较大,有氧能力和专项耐力水平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差距,应遵循“有氧、技术、功率”三位一体的有氧训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