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十年计划(2005-2014)》指出,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教育是关键。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国际社会在许多方面对可持续发展教育达成共识。目前,可持续发展教育已经写入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并将它作为“坚持全面发展”这一战略主题的重要内容放在了显要的位置。可持续发展教育已成为我国新一轮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核心论题。可持续发展教育课程观要求课程目标着眼于发展的理念;课程设计采用审美视角;课程内容强调价值与关联;课程组织围绕核心问题展开;课程实施遵循易行和可选的原则;课程评价关注收获及生成。综合国内外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可持续发展教育现状,对我国高中地理课程中可持续发展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并结合相关案例对高中地理课程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模式进行了探讨。通过对高中地理课程可持续发展教育模式研究指出高中地理课程可持续发展教育以高中地理新课程理念、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人地关系理论等理论为指导;以启发性、参与性、渗透性、批判性等为原则;以明确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完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优化可持续发展教育教学模式,建立可持续发展教育评价体系,整合可持续发展教育资源为实现方式;最后保障措施有深化高中地理课程改革,寻求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政策保证;打破学科藩篱,重视跨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建绿色学校,优化可持续发展教育环境;重视实践活动,寻求社会力量的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