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唱在气息上”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m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唱在气息上”是传统意大利美声唱法中一项高规格的演唱技巧。早在十七、十八世纪就由处在“歌唱黄金时代”的卡奇尼、曼奇尼和托西等人提出。但是由于当时科学尚不发达,人们对于解剖学、物理学,对于发声和呼吸的生理机能等知识知之甚少,声乐教学仅限于做出一些经验主义的总结,很少能从科学理论上加以阐述,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对于“唱在气息上”的理解渐渐有了偏差。这就造成了声乐教学中说法多样、概念含混的复杂局面,大大影响了我国声乐教学的进度和成功率。针对这一状况,本文首先从史实性的角度出发,对“唱在气息上”的产生背景及其渊源进行了简要阐述。并运用生理学、解剖学、空气动力学等相关知识,深入剖析了十七、十八世纪传统意大利美声唱法中“唱在气息上”的理论实质,即:在喉外肌完全放松的的状态下,由“气息"通过喉腔,流经狭窄的声门时,产生空气动力学中的“贝诺利效应”,使声带被动吸靠在一起,振动发音。这也是“美声唱法”中“高效低耗原则”的本质所在。“唱在气息上”技巧的核心是气息冲击的力度与声带闭合状态之间的精确协作,从而产生“贝诺利效应”以减轻发声对声带构成的压力,使声带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但是,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来看,“贝诺利效应”的产生并不是无条件的。所以,为了更加准确地做到“唱在气息上”,本文还深入的研究了歌唱发音中“贝诺利效应”产生的具体条件。通过对“唱在气息上”技巧的理性分析,笔者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练习方法,即:无声练习、声门闭合与气流呼出协同联动的练习等,以便帮助声乐学者更快更好的掌握“唱在气息上”这一高规格的演唱技巧。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兼顾史实性和科学性,运用与歌唱发音相关的科学知识,深入剖析“唱在气息上”的理论实质,并由此提出了可行性的练习方法。笔者真切期望本人的努力能对当前的声乐理论研究有所启发和帮助,为切实提高当前的声乐教学水平提供理论上的借鉴。
其他文献
苏丹红、孔雀石绿等事件引起了一轮又一轮的食品安全警示,因而人们对合成色素安全性疑虑也逐渐加深。而天然食用色素,却不断体现出它自身对人类健康有益的许多独特的优点:①
负折射率材料最初只是科学家头脑中的一种假想材料,最近几年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证明这种材料不仅可以存在,而且在近场光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因此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进行
采用三水合硝酸铜为铜源、硫脲为硫源、D-葡萄糖酸钠为络合剂,发展了简单的"一锅法"水热直接一步合成CuS/C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Raman)、扫描电子
<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规范劳动保障行政执法行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
利用HS-SPME-GC-MS分离鉴定了紫马铃薯粉末香气物质,并探讨了不同预处理方式和萃取温度对香气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饱和食盐水、纯水、粉末3种预处理条件中,由固体粉末分
我们于1988年5月~1997年11月采用经皮穿刺囊内注射95%酒精治疗肾上腺囊肿共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26~65岁,平均41-3岁。左侧2例,右侧6例。病程1个月~3年。临床症状以患侧腰部酸
本文对方波电源的现状及特点作了论述,同时对Hobart CW-300S三相交流方波电源的艺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
<正>豫政〔2010〕71号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423号)、
近年来,国内红色旅游悄然兴起并迅速升温,它是从有组织的革命传统教育演化而成的新型旅游产品,是革命传统教育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产物,红色旅游的兴起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
世俗化作为一个产生于西方语境中的术语,有着特定的内涵。简单来讲,西方意义上的世俗化,主要含义即“解宗教化”,而中国由于并不存在一个西方基督教意义上的,涵盖生活各个层面,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