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资产主要包括的是动植物,指的是活的生物体,生产性、消耗性以及公益性生物资产为生物资产的三大类别。生物资产不仅仅作为一种自然资源,更是一种经济资产,它与其他资产一样,都是企业通过管理以增加其经济价值的手段。随着海洋生物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水产养殖企业正在逐步上市,一些不符合标准的企业希望实现更好的绩效与上市,就会采用一些违规的非法手段,容易出现审计风险。由于水产养殖企业的生物资产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其生物资产很可能成为水产企业进行违规造假的重要渠道和途径。生物资产需要得到专业性强的审计,但审计人员往往容易受到生物资产种类繁杂、养殖地形式多样等多类因素的影响,对生物资产进行审计的复杂性增加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难度,存在的审计风险很难被识别。因此,如何对生物资产开展正确有效的审计是当务之急。本文通过案例研究法,针对生物资产审计风险的背景和相关概念做了陈述说明,并对生物资产审计风险动因以及带来的诸类风险做了详细的介绍。首先,本文通过大量阅读和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整理和收集了国内外学者发表的,对于审计风险的相关理论,总体上介绍了审计风险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其次,展开对中国水产养殖业现状进行简要介绍,针对水产养殖业的特点进行阐述,以獐子岛的两次事件为起点,对獐子岛事件进行简要回顾,接着展开对獐子岛公司关于内部管理,信息披露,生物资产数量、生物资产所占比重以及主要财务指标等要素的分析对比,根据在獐子岛事件爆发前后的差别,发现审计时存在的差异,为发现的审计风险提供了数据上的支持。再以獐子岛公司作为案例分析对象,从多角度、多方面对进行生物资产审计时可能发现存在的财务风险、存货风险等方面的真正动因进行总结,论证了生物资产审计对农业上市公司的重要影响。最后总结全文的结论并提出相应启示,指出国内生物资产型企业所面临的主要审计风险问题,并针对审计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建议与风险防范措施,为上市企业提供参考。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一是中国的生物资产审计的体系尚不成熟;二是农业上市公司对生物资产的管理较为不规范;三是生物资产的特殊性导致审计生物资产风险的增加;四是注册会计师对生物资产进行审计的能力和经验不足。因此,本文通过探究獐子岛案例的生物资产审计风险的成因及类型,以点概面地综合分析了中国农业类上市公司生物资产审计的不足之处,以及产生审计风险的原因,并针对上述原因,提出解决中国农业类上市公司审计风险的建议和应对措施,为上市公司进行有效风险管理和控制提供参考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