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林林木分布格局分析方法的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e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林木分布格局是种群生物学特性、种内与种间关系以及环境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种群的基本数量特征之一,也是森林空间属性的重要方面。对林木分布格局的研究和阐明有助于深化对森林结构的认识,了解单株林木的生长状况,解决营造林中的植株配置和采伐问题,正确描述林木的分布格局对判定林木分布规律,掌握其演化过程,预测其变化趋势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在综述国内外有关格局研究的基础上,从不同起测径、不同样地大小及不同判断方法等三个方面对天然林林木分布格局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找到较为科学合理的分析方法,使天然林林木分布格局得以真实的表达,为森林的合理经营和开发利用提供有力的依据和参考。 为进行此研究特在吉林省蛟河林业实验区东大坡经营区设立了一块100m×100m即1hm<2>的天然林大样地,利用全站仪进行每木定位,记录高度1.3m以上所有林木的树种,实测胸径等。此外,还用南美洲厄瓜多尔热带天然林的4块100m×100m的大样地进行了辅助研究,该调查资料包含树种、林木坐标、胸径等。 采用Clark&Evans指数和角尺度研究了不同起测径对判定林木分布格局的影响,分析发现起测径对格局分析有不确定的影响:起测径不同判定的分布类型也有变化,并且由起测径引起的这种变化带有很大的随机性。 采用双相关函数和角尺度分析了不同样地大小对林分的密度估计和格局分析的影响,分析发现样地大小对林分密度估计和格局分析意义重大:随着样地面积大小的变化,由各窗口对应林木株数估算的每公顷株数不同,由各窗口对应林木断面积估算的每公顷断面积也不同,样地面积小的时候,估计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大,当样地面积≥50m×50m时,估计值与实际值的差异小于10%;随着样地面积大小的变化,其对应林木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同,样地面积小的时候这种变化尤为明显,当样地面积≥50m×50m时,出现了对应林木的分布格局和估计的每公顷密度均趋于稳定的局面,这表明,在进行林分密度估计和林木分布格局分析时,取样面积应有一定的大小才能较为真实地反映林分的特征。 通过30块模拟林分(其中随机、均匀和团状各10块)和5块实地调查的天然林林分,对目前较为流行的三种分布格局判断方法即基于Ripley K-函数的L-函数、双相关函数和角尺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发现角尺度比L-函数和双相关函数更可行有效:距离法中双相关函数比L-函数更准确敏感,在模拟的均匀和团状分布样地中,这种差别尤为明显,双相关函数曲线能表现出典型的均匀和团状,而L一函数曲线却一直在随机附近徘徊,均匀和团状分布的特征几乎没有表现出来;与L一函数和双相关函数相比,角尺度的一个突出优势就是,除了从角尺度分布图作直观定性的判断外,它还能计算出角尺度均值,通过置信区间作定量的判断,增强了判断结果的准确性。L-函数和双相关函数野外测量林木坐标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人力,使取得调查数据的成本较高,从而降低了它的有效性;而角尺度既可利用林木坐标数据计算,也可以通过抽样调查数据判断,而且角尺度的计算是建立在4株最近相邻木的基础上,即使对较小的团组,它也可以评价出各群丛之间的这种变异。根据本研究结果,在进行天然林林木分布格局研究时应采用统一的起测径,以便各研究有共同的基础;样地面积应设为2500m<2>及以上,这样无论对密度估计还是格局分析都是合适的;建议使用角尺度进行林木分布格局类型的判断。
其他文献
在我国,随着现代化经济技术不断的持续发展,科学技术迅猛革新,生产力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全新的提高,景观设计进入了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新的外来思潮日益渗入人们的生活
一般认为基因印迹影响植物种子的发育,然而在全基因组范围发现印迹数量性状位点(iQTL)和估计iQTL效应的统计方法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发展。 论文提出两个统计模型用于发现影
野生动物资源作为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已受到国际社会的空前关心和重视。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物种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尽管我国野生动物种类比
本文以小兴安岭阔叶红松林林隙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统计学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林隙内光照、地面温度和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微环境变异特征及其在生长季内的变化进行了分
本论文对四川洪雅县光皮桦与扁穗牛鞭草复合模式的细根、草根生物量、养分及其季节动态、根系与器官养分积累、根系与土壤养分进行研究,探讨该模式地下部分生长积累、空间养分竞争和土壤养分的利用,能对林草复合模式的筛选、构建提供指导,为光皮桦-扁穗牛鞭草模式的可持续经营提供依据。(1)光皮桦与扁穗牛鞭草模式中0~1mm活细根年生物量总量0.5828t/hm~2,占整个群落细根总量的29.73%;草根含量为0.
国兰是中国传统名花,其香味被称为国香,几乎包含了所有花卉的香型,花型、花色和叶型都有洋兰及其它花卉不可超越的特色和优点,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深受国人喜爱。为了研究国兰种间
成花是植物生活史上一个质变的过程,即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孢子体向配子体转变的重要转折点,是植物发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整个过程有着复杂的分子调控网络。近几十年来,利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