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俄罗斯碧玉进入中国市场并不久远,却因其色泽沉稳浓艳,体量大,玉质好,少绺裂,少黑点,而深受广大爱玉者的喜爱。前人对俄罗斯碧玉的研究中,样品大部分采自市场,具体产地不清;且未对水线、猫眼进行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X射线粉晶衍射、红外光谱分析、差热分析、微量元素测试等现代测试方法对俄罗斯奥斯泊矿碧玉的矿物学和宝石学特征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其颜色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矿区所在的东萨彦岭位于太古代和下元古代的西伯利亚地台边界。碧玉脉出现在硅铝质岩石和蛇纹岩之间的接触带,有时出现在超镁铁块体和片岩之间的接触带。一系列碧玉脉在这一区域集中,形成碧玉矿床。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奥斯泊矿碧玉的主要成分为透闪石,杂质矿物为绿泥石和铬铁矿。透闪石颗粒细小,为隐晶质结构,按粒度相对大小可分为等粒变晶结构、不等粒变晶结构和斑状变晶结构;按矿物的形态分类有毛毡状变晶结构和显微纤维变晶结构,偶尔出现放射状变晶结构与显微片状变晶结构。构造主要为块状构造,颗粒均向展布,构造均一,不见片麻理、片理、线理等方向性构造;水线处为脉状构造。扫描电镜显示,质地最好、韧性最强、最不易断裂和破碎的结构为毛毡状变晶结构,因为毛毡状结构中裂纹最不容易扩展;其次为显微纤维变晶结构,弱定向排列的透闪石晶体,裂纹扩展较毛毡状中容易;有序度较高的结构中,裂纹最容易扩展,使韧性大大降低,严重影响了玉石的加工。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奥斯泊矿碧玉为角闪石质玉石,主要矿物成分为透闪石,并且含有铬铁矿、绿泥石等杂质矿物;围岩样品中还有钙铬铝榴石和黝帘石;水线、猫眼的成分均为透闪石。X射线粉晶衍射的结果与透闪石的标准谱很接近,并显示有小部分绿泥石的衍射峰;未显示有铬铁矿的衍射峰,说明铬铁矿含量可能不到1%。差热与热重分析表明,透闪石在温度升高时,排出结构水,产生吸热效应;因其结构水的含量较少,仅失去约1~2%的重量。颜色分析与微量元素分析显示,绿色调的深浅主要与Cr元素含量有关,其次为Ni、Co,与Fe元素的含量关系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