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尔多斯盆地是从中生代开始独立演化起来的大规模叠合盆地,其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石鄂研究区处于鄂尔多斯盆约正北方向,跨越伊盟凸起和伊陕斜坡两大一级构造单元。研究发现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地层蕴藏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本次研究基于这个勘探共识对石鄂地区上古生界下石盒子组三段运用沉积学、岩石学及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先进的理论技术方法并结合前人对研究区构造、沉积相等方面的研究资料着重对本区沉积成岩作用过程及对储层孔隙结构及物性的影响做了较为详细全面的分析研究。(1)从沉积过程入手,首先根据研究区普遍认可的标志性地层、测井标准化井及沉积旋回对研究区沉积地层和层序地层进行了详细的划分。(2)结合前人研究资料对研究区古地理环境、碎屑物质来源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通过对原始碎屑物质组成组分、原始沉积水介质地球化学特征的详细分析,从成岩作用物质、环境和动力条件对研究区成岩作用的发生和发展做了详细的分析和一定程度地恢复。(3)石鄂地区上古生界下石盒子组三段沉积体系内成岩作用达中成岩B期。成岩作用程度较深且复杂,其中以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蚀作用为主,碳酸盐胶结和长石溶蚀作用尤为明显;划分了成岩演化序列并定量分析了各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程度,恢复了储层孔隙演化史,分析发现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是使储层孔渗变差的罪魁祸首(其中压实率和胶结率平均达47%和74%),次生溶蚀孔隙使得孔渗性有所提高(溶蚀率49%);结合研究区孔渗特征及成岩综合系数可将研究区划分为六个成岩相带。(4)主要结合储层毛管压力曲线及薄片下孔隙结构特征,从成岩作用强度、成岩相、孔隙演化史对研究区储层微观孔隙组合类型、孔吼结构匹配程度做了详细的分析并从各参数与储层物性相关关系论证了储层微观孔吼特征及类型。(5)结合研究区构造影响、沉积古地理环境、成岩作用及孔吼发育特点与储层物性的定量化关系对石鄂地区储层进行了综合性的定量评价。最终将石鄂地区储层划分为四个等级,并绘制了研究区沉积相、砂厚、物性及储层分级叠合的储层分级平面展布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