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资源与环境矛盾加深,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循环经济作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逐步发展起来。在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正在形成一股潮流与趋势,从物质层面、体制层面、价值层面、技术层面全方位地改变着社会经济的运行。我国在上世纪末开始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相关理论与对策研究日益受到学术界和实际工资部门高度重视。河南地处中原,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人均占有率极低,环境容量有限,保护资源环境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既是河南省实现中原崛起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由之路,更是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社会和谐的重要载体与保障。近年来,河南作为循环经济发展先行省、试点省,在建设一批循环经济重点工程和示范城市、园区、企业,推动工农业复合型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综合能耗水平有所降低;资源的整合和综合利用加强,企业技术进步加快;体制和政策环境改善,试点工作提供了经验典范等。但如何加快河南循环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不少问题,诸如体制转换滞后、目标偏好单一、增长方式粗放、资金投入不足以及绿色技术体系创新能力不强等。本文在深入研究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运行机理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着力分析河南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制约因素,提出加快河南循环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对策建议。本选题研究站在资源节约与再生的角度、循环的角度、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论证河南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路径,把研究重点放在建立健全发展循环经济的宏观调控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社会参与机制的建设,并就如何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制度创新等保障体系提出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