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东南亚华人与祖籍地关系之重建:以侨乡福建永定下洋镇为例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byqjkwk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建省永定下洋镇是客家地区一个著名的传统侨乡。历史记载显示,至少在清康熙年间,已经有下洋人为谋生而到东南亚拓荒。从十七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的两个多世纪里,伴随世界和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变迁,下洋人不断地向海外移民,他们大多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缅甸等地聚集定居,并在二战后转变身份与国家认同,从中国移民变成所在国的公民。他们中的许多人如胡文虎、胡子春、曾良材等,因对所在国社会经济做出重大贡献而成为东南亚华人社会的著名人物。 近现代以来的下洋海外移民史,不仅改变了下洋的社会经济形态,也使永定的“下洋人”与东南亚“下洋人”之间有了一条天然血脉联系的跨境网络。而二战以来的世界冷战格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演变以及建国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都影响和制约了包括东南亚和永定的“下洋人”在内的东南亚华人与祖籍地关系纽带的发展与演化。 本文结合文献和田野调查资料,运用第一手的资料,以永定县下洋镇为个案,从近现代以来世界发展变迁的历史脉络切入,具体地讨论东南亚与中国社会的变迁如何制约东南亚与永定的“下洋人”关系网络的建构与演化。本文重点考察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东南亚与永定的“下洋人”如何透过侨联会与老人会,以及重建宗祠和重修族谱等方式,从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两个途径,重新唤醒与强调东南亚与永定的“下洋人”认同,进而重建两地“下洋人”之间的社会文化与经济联系。
其他文献
鲍桑葵(Bernard Bosanquet,1848-1923)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英国哲学家、政治理论家、社会改革家,是英国唯心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卢梭理论的基础上对“公意”(general wil
维吾尔史学是维吾尔历史和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反映了维吾尔族的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8—17世纪是维吾尔史学发展从萌芽到成熟的重要时期。开展对维吾尔史学发展的研究,对
本文以民初(1911-1924)《东方杂志》发表的有关女子问题的文章为研究对象,探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文化保守主义者在妇女解放问题上的基本态度。从《东方杂志》发表的有关争取
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拟从国际关系史的角度再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越关系的演变历程,理性、动态地分析中越两国国家关系由热至冷乃至走向全面对抗的内在根
1936年9月,中共中央向全党发出通知,放弃此前的“反蒋抗日”口号而改以“逼蒋抗日”和“联蒋抗日”,至此,中共方面基本完成了针对国民党执政者的路线转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部分及其附属物,是人类和所有生灵生存的空间场所,这神奇的物质却因其过于常见、外表平凡而常被人忽视。但是生命生生不息的精神却源自于土。土地不仅是人类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特指1949年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同)金融制度变迁的起点应该是1979年。此前,中国实行的是一个完全由国家垄断的高度集中的计划金融制度,中国人民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