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9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先后有9000多家商业银行倒闭,大量的银行倒闭对美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因资金周转不灵而倒闭的银行引发了恐慌性挤兑,使一些本可以正常经营的银行也跟着倒闭。存款者在银行的存款化为乌有,企业因无法获得贷款而倒闭,金融市场动荡,金融系统不稳定,国民经济处于崩溃的边缘。为了维护金融系统的安全,防止银行业危机的发生,美国于1933年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设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截止2008年10月,接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已经成为稳定和维护金融秩序的重要机制。我国目前虽然没有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但是以国家信誉进行担保的隐形存款保险制度一直存在,一旦金融系统出现危机,国家将通过注资和接管等方式来应对银行业危机,化解金融风险,因此存款者在银行的存款实际上是受到了全额保护。在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下,政府承担了全部的金融风险,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得银行对自身的风险状况关注不够,存款者缺乏风险意识,银行存在“追求高风险高回报”的激励,但却无需支付额外的成本。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系统逐渐开放,银行业的竞争越演越烈,因此为了防止银行业危机发生、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和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建立显性存款保险制度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2004年,由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国务院法制办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成立了《存款保险条例》起草工作小组,使得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从理论研究层面正式进入实践操作阶段。人民银行发布的2006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称,人民银行将加快建立覆盖所有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保险制度,加强对存款保险人的保护,形成对金融监管的有效补充。2007年8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和美国存款保险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因此,可以预见,我国在不久的将来将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是存款保险费率厘定,合理的保费结构有利于增强市场约束、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减轻政府公共支出负担。国内已有部分学者对我国存款保险费率厘定问题进行了研究,但基本上是以期望损失模型和简单类比法为基础,因此估计误差较大,理论依据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学者对非上市银行的存款保险费率进行研究。本文借鉴国外研究方法,并结合我国的国情,首次将基于监管宽容的R&V模型和“市场对照法”结合起来,对我国银行特别是非上市银行的存款保险费率进行了估算。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我国实行基于风险调整的差别存款保险费率提供可行的操作方案,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提供政策建议。论文包括五章,第一章引言,第二~四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第五章对全文进行总结。第一章是引言。这一章对存款保险制度的起源、我国当前以国家信誉为担保的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弊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简单介绍,指出对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问题——保险费率厘定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意义。第二章对存款保险定价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对主要的定价方法进行了介绍,如期权定价模型及其拓展、移动平均定价法、市场对照法和期望损失定价模型等。本章涉及的期权定价模型包括Merton(1977)模型、Marcus和Shaked(1984)模型和考虑监管宽容的Ronn和Verma(1986)模型等。第三章对上述定价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考虑我国的国情,本文最终选用R&V模型和“市场对照法”相结合的方法来估算我国银行特别是非上市银行的存款保险费率。第四章对存款保险费率进行估算。这一章包括三节,第一节对上市银行存款保险费率的计算过程进行说明,第二节给出非上市银行存款保险费率的计算过程,第三节对影响存款保险费率的因素进行分析。本文通过如下步骤来计算上市银行的存款保险费率。步骤1:使用各家上市银行每日股票价格数据,估计期权合约内银行股票收益的波动率。步骤2:分析汇金公司对各大商业银行的注资情况,估算我国监管层的宽容参数ρ。观察美国的实际情况,当银行的亏损少于总负债B的一定比例ρB时,监管层并不是立即清算银行,而是通过直接注入(1 ?ρ)B的资金使其资产价值等于总负债B等方法来挽救银行,因此,本文分别令各家银行的(1 ?ρ)B等于其注资额,由此来计算各家银行的ρ,然后将其最小值作为监管宽容参数。步骤3:将监管参数ρ、股票收益波动率和银行市场价值带入R&V模型,计算出各家银行存款保险费率。非上市银行存款保险费率的计算过程如下。步骤1:统计分析上市银行的会计数据,对股票收益率的波动率σE、银行市场价值与负债比率xt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使用GLS法对模型进行估计,得到回归方程的估计参数。步骤2:将非上市银行的会计数据带入回归关系式,计算相应风险特征。步骤3:将估计出来的风险特征( xt ,σE)带入R&V模型,间接估算非上市银行的存款保险费率。第三节对存款保险费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各家上市银行的存款保险费率存在较大的差异。由R&V模型可以看出,影响存款保险费率的因素主要有银行股票收益的波动率、银行市值与存款的比率、监管宽容程度、监管部门检查间隔的时间长短等,为了更为准确地估计这些因素的影响,本文使用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假设下,考察单个因素的变化对存款保险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存款保险费率随着银行股票收益标准差的增加而增加,对股票收益标准差大的银行而言,风险增加一个单位所导致的保险费率增加幅度,大于股票收益标准差小的银行的相应幅度。银行市值占存款的比例对存款保险费率的影响也很显著,两者呈负相关关系,但是单位比例的增大对存款保险费率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此外,监管宽容度程度对存款保险费率也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监管宽容程度的增加,即监管参数的下降,银行的存款保险费率也逐渐增加。监管检查间隔期在存款保险费率的决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审计银行的间隔时间越长,银行存款保险费率就越高。在对上市银行风险因子(银行市场价值与负债比率xt和股票收益的波动率σE)与会计指标的统计关系分析中,回归方程调整后的可决系数较大,这意味着模型可以解释银行的大部分风险特征,“市场对照”法能够较好地拟和银行风险因子,银行账面资产与负债之比A/L、账面资产的自然对数LNA、总贷款与总资产之比TL/A三个变量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对被解释变量均有显著影响。第五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为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提出一些政策建议,如采用基于风险调整的差别存款保险费率、评价银行风险状况的会计指标选择,加强信息披露,完善银行业会计制度等。最后,立足于本文提出了后续研究建议:在计算股票收益标准差时,采用了传统的方法,精确度不高,若能采用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和具有时变的标准差,则所估计的结果会更加精确。在对非上市银行的存款保险费率的估计时,仅选用了5个影响最显著的会计指标,可能会忽略了一些重要的解释变量,后续的研究可通过引入更多的指标,比如:信用评级、银行的类型等,在上市银行的风险特征与其会计数据和监管评级之间确定更加精确和可靠的统计关系。由于非上市银行的会计数据难以获得,本文只选取光大银行一家非上市银行做应用研究,未来的工作可以将更多的银行纳入研究以发现更多有价值的问题。本文仅在考虑监管宽容的情况下对存款保险进行定价,若能考虑将经济周期纳入研究,解决跨期保险费率的分担问题,从而减少银行业的周期波动,这样的研究将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总体而言,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先,针对我国上市银行与大量非上市银行同时存在的现实情况制定了两种不同的定价方法,由于上市银行信息公开,可以采用期权定价模型得到公平的存款保险费率,而针对非上市银行,采用“市场对照”法转化成期权模型,从而解决了非上市银行存款保险费率定价难的问题。其次,本文采用比较静态方法,详细地分析了影响银行存款保险费率的各种因素,并相应提出了建立银行存款保险费制度的具体政策建议。最后,由于样本是由时间序列和横截面两者相结合的面板数据,为了剔除各家银行结构上的差异,我们使用GLS法对模型进行估计,使得模型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估计出的存款保险费率更加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