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和老年乳腺癌的临床及预后各因素的相关差异。方法:以年龄为分组标准,取≤35岁接受手术治疗及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女性患者归入青年患者组,≥60岁接受手术治疗及有完整随访资料的女性患者归入老年患者组,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2001年12月~2012年02月收治的196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中119例青年乳腺癌患者与同期收治的375例老年乳腺癌患者的就诊时情况、病理情况、治疗方式差异,并随访两组间2年、5年、10年生存率的对比情况.结果:1.就诊时情况:老年乳腺癌患者就诊时间晚,就诊时肿块较大,出现酒窝征、橘皮征等表现较青年患者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率较青年组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病理类型及免疫组化情况:两组均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老年乳腺癌患者ER阳性率较青年乳腺癌高,HER2阳性率、P53、ki-67、EGFR、CK56阳性率都较青年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方式:两组均以改良根治术为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青年患者的保乳手术、乳房重建接受率较老年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老年组接受规律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比例及随访率都较青年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生存率:老年患者2年生存率较青年患者2年生存率低,5年及10年生存率老年患者较青年患者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青年乳腺癌与老年乳腺癌相比具有侵袭性强、发展快、预后差的特点。2.老年乳腺癌患者就诊较拖延,治疗依从性差。3.要注重乳腺癌患者的早期诊治,定时督促患者按计划完成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加强术后患者的随访,以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存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