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农业面源污染出现的问题日益尖锐,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甘肃省农业生态与资源环境脆弱,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尤为重要性,但是,甘肃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出现了上热下冷的问题,即政府高度重视、农民热情不高等问题。甘肃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应当综合施策,以公众利益关切为导向,完善体制机制,增加参与动力,切实转变观念,变“要我防治”为“我要防治”,使得公众全程参与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中,结成政府与公众的利益共同体,构建“政府支持、公众参与”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本文在公众参与的基础上,对甘肃省部分县市的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了解了公众参与的现状,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并运用公共治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得出提高公众参与程度的措施,激发公众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完善全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首先,调查公众参与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甘肃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公众参与现状。通过调查发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咨询阶段公众参与方式单一、程序多、资格限制多,多数人难以真正参与;公众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项目实施、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是相应政府的被动呼吁和安排,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评价评价阶段,其自身需求和政府期望,公众参与的资格有限,基本上是项目实施的主体,评价意见不予采纳。从形式上看,公众参与了考核评价,但没有深入到其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产生了预期的效果。总体来看,甘肃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组织体系比较完善,政策措施到位。但公众大多是被动参与,主动实施积极性不高,对防治效果的促进效果影响不大,这使得优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推广遇到瓶颈。第二,访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访谈设计主要围绕公众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机制和制度、公众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资源支持、支持公众参与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的落实情况等方面展开。访谈设计的主要原因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缺乏科学实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和相关政策的执行不到位。第三,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访谈,从公众参与的角度,提出对策建议。一是完善政策措施,建立良性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公众参与氛围,完善调查式参与机制、参与讨论机制、监督投诉机制;二是依托项目管理,促进环境利益与公共利益相结合,示范应用有效、实用、易于接受的技术,促进公众参与;三是创新奖励和补偿方式,尊重群众意愿,激发群众积极性激励公众参与,创新以奖代补、税收奖惩方式,实施公众参与政策考核评价,提高公众积极性。
本文在公众参与的基础上,对甘肃省部分县市的农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了解了公众参与的现状,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并运用公共治理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得出提高公众参与程度的措施,激发公众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完善全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首先,调查公众参与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甘肃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公众参与现状。通过调查发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政策咨询阶段公众参与方式单一、程序多、资格限制多,多数人难以真正参与;公众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项目实施、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是相应政府的被动呼吁和安排,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评价评价阶段,其自身需求和政府期望,公众参与的资格有限,基本上是项目实施的主体,评价意见不予采纳。从形式上看,公众参与了考核评价,但没有深入到其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产生了预期的效果。总体来看,甘肃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组织体系比较完善,政策措施到位。但公众大多是被动参与,主动实施积极性不高,对防治效果的促进效果影响不大,这使得优质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推广遇到瓶颈。第二,访谈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访谈设计主要围绕公众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机制和制度、公众参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资源支持、支持公众参与的相关法律和政策的落实情况等方面展开。访谈设计的主要原因是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缺乏科学实用的污染控制技术和相关政策的执行不到位。第三,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访谈,从公众参与的角度,提出对策建议。一是完善政策措施,建立良性运行机制,营造良好的公众参与氛围,完善调查式参与机制、参与讨论机制、监督投诉机制;二是依托项目管理,促进环境利益与公共利益相结合,示范应用有效、实用、易于接受的技术,促进公众参与;三是创新奖励和补偿方式,尊重群众意愿,激发群众积极性激励公众参与,创新以奖代补、税收奖惩方式,实施公众参与政策考核评价,提高公众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