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中下游地区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1912—1949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lle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为视角,具体从行政组织、法律制度、技术文化等几个层面入手,考察社会各级政府与民间团体,如何来改善淮河中下游地区恶劣的生存环境,进行环境保护。深入地探讨这些内容,不但可以拓宽民国史研究的领域,而且有利于对当今中国环境问题的认识,为创建和谐社会提供历史借鉴。 第一章淮河中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变动。历史上淮河中下游地区是自然环境较为优越的地方。但12世纪后由于长期的战乱、人口压力、不合理的经济开发等人为因素的影响,黄河夺淮达700余年之久,使该地区变为一个很特殊的生态环境脆弱带。这不仅改变了淮河中下游地区的水系和地貌,而且使该区域成为十年九灾的灾窝。自然灾害频仍,既造成社会巨大经济损失,又扰乱了社会治安。在恶劣自然环境的压迫下,当地形成了消极的生活方式。 第二章民国时期自然环境社会控制的基本主张。自然环境社会控制,即是指通过调整人们对待自然环境的行为方式和态度,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进行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以维护社会的稳定。伴随着中外思想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在学术界的推动下,现代环保意识逐渐引起国人的关注。孙中山先生重视发展水利、提倡植树造林,平衡生态的环境保护思想,为民国社会自然环境社会控制提供了理论张本。 第三章民国政府的自然环境社会控制。面对淮河中下游地区自然环境的严重恶化,各界政府从组织、制度、技术、文化等几个层面入手,采取了一些具体举措,实施自然环境社会控制,以改善本区基本生存条件。不同层面的控制手段有各自不同的功能,但它们又是互相联系、配合的。民国时期,现代意义上的环保工作开始起步。 第四章民间团体对自然环境的治理与保护。民国时期,民间团体逐渐在社会公共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华洋义赈会,该民间团体以“防灾胜于救灾”为基本理念,通过工赈的形式开展水利建设,植树造林活动,改造淮域自然环境,以减灾防灾。另外,乡规民约在近代淮域环境保护中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民间团体的这些努力,一方面弥补了政府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民国社会的发展。 第五章淮河中下游地区自然环境社会控制的绩效分析。纵观当时的环保措施,虽嫌严重不足,但它在承继传统的同时又有所变革;虽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社会的整合与发展。制约当时环保绩效的因素很多:人口过多、文化教育落后、财政经济力量薄弱、政治腐败、战乱不已的时局等,都极大地削弱了改善自然环境的可能。 通过考察民国时期淮河中下游地区的自然环境社会控制,可以总结出不少经验教训,得到一些启示: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节制人口、建立一套严格的法律法规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措施;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出路所在;自然环境社会控制应发挥国家和社会两方面能动性。总之,社会的良性发展需要构建良性的环境保护体系。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汉代行政机构齐全,郡国上百,然行政运行有条不紊;再者,汉代循吏之多,历来为史家所称道。这种情形的出现与两汉的选官、监察制度分不开,而汉代考核制度之健全、有力功不可磨。汉代统
2002年以来,我们顺应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2002年初,全省组织部长工作会议提出基层党建
通过民事诉讼案例来研究过去的法律、经济和社会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的一个热点,但是,由于资料所限,使用南京政府时期民事案例的研究并不多见。笔者收集了江苏省档案馆收藏的抗
学位
墓志是埋设在墓穴中,记述墓主生平事迹的标识物,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而陆续在山西大同出土的北魏平城墓志更是我们认识当时社会一个不可或缺的途径。本文以山西大同出土的北朝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公共权利(common rights)是建立在英国农村传统的敞田制基础上的一种权利。它的内容非常广泛,具体上包括放牧权、拾穗权、伐木权等,自中世纪以来就广泛存在,对于村民,尤其是小农
学位
路易斯.布兰代斯(1856--1941年)于1916年被伍德罗·威尔逊总统提名进入美国最高法院。在美国宪政史上,布兰代斯是个颇受争议的角色,其宪政思想和实践赢得进步主义者的广泛支
学位
本论文利用人文地理学的思想和方法对名山进行研究,以探求名山形成规律为基本出发点,以人山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本研究对象,对南北朝至明清时期处于我国浙尔南的北雁荡山进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