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环境容量是迄今为止旅游学界争论最多、尚无定论的重要问题之一。虽然看起来简单明了,但对于这一概念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因为精确值往往难以确定,而且旅游人数只是影响旅游区环境状况的众多因素之一,寻求极限人数的理念对于旅游和游客管理缺乏应用价值。一味追求极限旅游人数还会影响对那些真正有意义因素的关注,从而使管理者忽略保护规划地自然、社会与文化环境这个旅游环境容量规划原本期望的目标。对1981年至今的266篇旅游环境容量相关论文以及2000年以后58家地质公园专项规划中旅游环境容量规划部分的统计分析与研究显示,我国地质公园规划者往往把旅游环境容量看作一个一成不变的稳定阙值,而忽略了其调控意义,并将计算出一个确切的人数数字作为规划的目标。由于地质遗迹对旅游人数变化的响应极不敏感,大部分地质公园的旅游环境容量规划采用的计算方法又过于简单,导致这部分规划目的性和针对性不强,大多成为摆设,甚至影响整个规划的权威性。随着研究与实践工作的深入开展,旅游环境容量逐渐向游憩机会谱系、可接受的改变极限、游客体验与资源保护、游客活动管理程序、游客影响管理和旅游管理最佳模型等管理框架过渡。本论文在对以上6种管理框架的概念、步骤、特点和不足进行详细讨论与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由背景分析、游憩机会谱系分析与分区、监测规划以及管理响应规划构成的相互关联的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管理框架体系,以替代传统的地质公园旅游环境容量规划。兴隆地质公园雾灵山景区以及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不同沙漠景区旅游环境容量管理框架规划实证研究表明,地质公园环境容量管理框架并非科学概念,而是一种动态的、长期的指导公园旅游与游客管理的工具。地质公园环境容量管理框架规划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尤其是在地质公园建设初期以及在监测数据与研究缺乏的情况下,这一规划需要大量基于经验的判断,而且不同的公园乃至同一公园不同景区之间区别也很大。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地质公园环境容量管理框架应该建立在长期监测与反馈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