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所选课题来源于国家环境保护标准《水产品加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制修订项目。论文从水产品加工企业的废水排放实际情况出发,研究了水产品加工废水中含盐量对处理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选用在水产品生产企业中广为应用的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HA+BCO)工艺为试验系统,并按照实际生产情况对不同海水含量的水产品加工废水处理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各因素的分析及选取,确定以Cl-作为含盐量的单一表征离子。试验进水中含盐量设置为6g/L、8g/L、10g/L、12g/L四个水平梯度,每个梯度运行10d,对各含盐量情况下的COD、氨氮、TN、TP去除效果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含盐量对各污染物去除效果影响的规律,并确定了相应的临界含盐量。研究结果表明,含盐量与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水产品加工废水的处理效果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在低水平含盐量下(≤8g/L)其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较小,出水符合拟定的新标准排放要求;在较高含盐量下(≥10g/L)其对废水处理的影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此工艺对COD、氨氮等指标的去除,出水无法满足拟定的新标准排放要求。根据拟合含盐量的影响特征曲线得出,能够满足新建企业(现有企业)的COD、NH3-N出水要求的临界含盐量分别为7.36mg/L(11.67mg/L)、9.7mg/L(15.2mg/L),此时的海水比例分别为19.4%(30.7%)、25.5%(40%)。此外,试验表明在HA+BCO处理工艺中含盐量并不是TP及TN去除率的主要限制性因素。另外,本文对盐离子抑制条件下污染物去除动力学模型进行了探讨,以ASM1模型为基础模型,根据试验结果确定了模型相关参数。盐离子抑制对污染物去除方面表现为线性关系,针对这一关系建立了HA+BCO工艺的盐抑制动力学模型。对试验各含盐量条件下污染物去除的理论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通过线性拟合的方式给出修正系数,最终确定了适合HA+BCO工艺的盐离子抑制动力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