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从基于宏观与系统的视角对于高技术产业区域发展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首先是深入地描述分析硅谷起源与崛起的发展轨迹、特点及其关键要素,并从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背景出发,分别选择美国128公路、英国剑桥和日本筑波,以及中国台湾新竹、印度班加罗尔,进行以硅谷为参考的比较研究和关联性分析,认为硅谷的模式无法复制,但它成功的基本规则应是普通适用的,包括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地区.其次,论文运用系统论的原理,对于高技术产业区域系统的要素结构、与环境互动、演化机制及功能进行了分析,并从技术——经济范式变迁的角度,提出了高技术产业区域新范式系统的概念及ITSG模式的构架.论述了产业集群现象的内涵和经济学意义,从价值链、产品链的角度分析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关系特征、地域分工及动力因素,提出了产业集群形成的进入门槛、临界规模及饱和规模的表现和条件,认为有利的区位因素和成长的集聚因素是产业集群创立和发展的关键,并阐释了高技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来源于分工与协作的协调利益、公共设施资源的共享利益、外部与内部经济规模的共同利益.同时,论文认为产业集群对于高技术区域发展的增长动力中存在不确定性,需要构建符合创新变迁的网络系统,并对创新网络的本质、形成因素、治理结构与进化进行了分析,然后从技术学习、网络组织和社会资本三个方面着重分析了创新网络的集成创新机制,提出创新网络是一种协同创新的制度性安排,可以形成高技术产业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该文借鉴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提出了高技术产业区域竞争优势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