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关注的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国文学格局的转变过程,考察各种文学成分、文学力量在这段时间发生的分化、抗衡与重组,重点在于具体、细致地描述这一转折的“过程”,而不作判断式的结论。因此,本文主要选取1940年代的文学期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时期数百种期刊史料的爬梳,较为详尽地描述该时期的刊物整体格局,分析刊物本身的变化,并对典型刊物进行考察,以呈现40年代多元流脉的文学是如何萎缩成一元独存的文学转型过程。本文主体部分由两章构成,第一章主要考察20世纪40年代文学期刊的总体格局。在时段上,以抗日战争结束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在地域上,分别考察国统区、沦陷区和解放区三个区域。其中,第一节描述了抗战结束前的文学期刊概况。抗战时期,不同区域内主导性政治力量所实施的文化政策的不同,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使沦陷区、国统区、解放区的文学期刊呈现出不同面貌。在国统区,战时国共两党的合作局面使重庆、成都能够容纳多种倾向的文学力量,其中左翼文学显示出日渐强大的实力。在沦陷区,反抗日本侵略者及日伪政权体制下的文学对中国文学的残酷压制是当务之急。除平津校园文学期刊超脱于日伪机构控制外,绝大多数刊物在办刊经费或文论内容方面都与日伪有染。为了在残酷的环境中求生存,沪宁地区的通俗文学期刊重新占据重要地位。以延安为中心的解放区文学期刊,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导下,面向工农大众,具有强烈的战斗精神和现实个性。本章第二节重点考察抗战结束后文学路向的选择。四十年代以《文学杂志》、《希望》(及《泥土》、《呼吸》)、《华北文艺》和《文艺先锋》等为代表的各种文学力量构成多元共存的文学空间。抗战结束后,自由主义立场的文学刊物在平津文坛蓬勃发展起来;但随着1948年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的军事胜利,左翼文学刊物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且对自由主义文学和左翼内部的非主流文学展开批判,推动文学的一体化进程。第二章是对文学期刊本身的变化进行的研究。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在政治形势急剧变化的背景下,文学期刊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一节主要考察以沪宁平津四地为代表的国统区文学刊物的发展情况。该时期,左翼文学逐渐成为文坛的主导力量,因而在刊物的编辑和作者方面,认同左翼文学立场的作家成为文学期刊的主宰,许多中间作家开始向“左”转,其他作家则日渐淡出文坛,刊物的作者趋向单一化。在刊物的内容方面,也由先前的多元文学组合,逐渐萎缩成左翼文学独存的格局。本章第二节着重描述解放区文学期刊向新中国文学期刊演变的过程。首先比较了新老解放区文学期刊的异同。在内容方面,以东北为代表的新解放区率先刊载了反映城市经济恢复发展,表现工人生活的文章。而陕甘宁等老解放区文学期刊的题材多涉及人民解放战争、农村土地改革和农民的生产、生活等方面。在形式上,老解放区对民间文艺形式的利用和改造是有益的尝试。其次,描述了解放区刊物本身的变化情况。如刊物的题材由表现解放战争,逐渐转移到反映农村土改、工人翻身斗争和恢复生产上来。最后,以《华北文艺》为例,通过对其办刊宗旨、刊物内容、编辑人选、发行方式的考察,描述解放区文学期刊走向新中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