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以及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的大背景之下,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问题日益显现。教师的压力状况直接关系到教师的身心健康、工作质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关注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状况从教师个人和学生发展角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主要以社会角色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等社会学理论为基础。在调查方法上,力图改变以往研究中以问卷调查为主的单一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案例分析以及观察法等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从多方面收集材料,做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以合肥市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状况和特点入手,并结合访谈内容从个人、学校和社会环境分析教师的职业压力产生的原因,深化对教师职业压力形成的理解。希望通过对小学教师压力现状的透视,为真实反映和有效改善教师的生存状态提供参考资料。  首先,论述了本研究的背景和目的,通过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评述,对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进行了界定,然后说明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其次,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合肥市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合肥市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得分总体较高,普遍承受着较重的压力。压力感在七个维度上的得分从高到低依次是:学生因素、职业期望、工作负荷、考试压力、自我发展需要、组织管理因素和家庭人际关系。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合肥市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特点:不同性别的小学教师在总体和各维度上压力没有差异;不同年龄段小学教师总体职业压力差异显著,压力整体趋势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不同职称、教授不同年级、担任不同职位的小学教师总体压力差异不明显;担任班主任和不担任班主任的小学教师及教授不同学科的小学教师在总体压力上存在显著性差异。  第三,结合访谈中的实际案例从个人、组织和社会层面探讨分析了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来源。其中个人层面的自我定位、感知方式、人格特质,组织层面的工作对象、评价体系、新课程改革、人际关系,社会层面的过高期望、急速的变革及较低的地位待遇均是影响教师职业压力的重要因素。通过分析发现,教师实际上扮演着多重角色,他们在扮演不同的角色中,所承受的来自不同角色的不同要求导致了教师角色压力的产生,教师角色压力主要表现为角色冲突和角色负荷,而教育系统和社会附加的高期望值所导致的角色压力,正是教师职业压力产生的根源。  最后,依据调查问卷和案例研究分析的基础,提出如何缓解教师的职业压力,促进教师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