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传统史学界对中国史的研究以北方中心论影响较大,忽略了西南在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中的重要性。近年来这种情况虽有所改变,但与云南在历史上的地位尚难相称。19世纪下半叶,英国完成对缅甸北部的控制,实现了它对印度和缅甸的全面殖民统治;与此同时,法国取得对北部越南的统治,将印度支那变成其殖民地。英法两国极期望将其势力由东南亚延伸到云南,派遣各类人员和团队,到云南进行考察、调研。他们既希望发掘云南资源、占领云南市场,更希望打通中国西南的大门,从“后门”进入中国内地。本论文以晚清至民国期间来到云南的欧美人的经历为主,同时引用来自外省中原代表人物的经历和研究,从文化宗教、交通贸易和植物资源这三个方面分析探讨云南,借助怀特的“中间地带”理论,通过云南与外来世界的互动和交往显现云南地方特色。通过内地中原人士、外来西方人在云南探险、考察、记录,在“外人”的印象中展示云南的本色文化,把云南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其历史发展轨迹真实客观地呈现出来,用云南和外来的视角重新理解云南、认识云南、构建云南历史文化。首先,通过本土人、内地和西方来访者不同视角的几个代表实例探讨云南本土特色文化宗教的形成。云南既接受汉传文化,与之互动融合,又受到周边民族和国家的影响。随后到来的西方传教士也很快认识到,他们的传教方式必须根据云南特色进行调改。这种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成了的多元文化宗教的佛教圣地鸡足山,也出现了如同维亚尔神父这样的民族学家。其次,探讨云南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云南独特交通贸易体系的建立。云南至内地道路遥远、艰难,云南人民因地制宜,用智慧和勤劳创建了自己的交通体系。这样,云南境内的重要资源,如银、铜,得以畅通运输;云南也可以保持与边境国家民族贸易互通。英法殖民国家不断派遣探险队,对云南进行地理地质考察,希望能够水陆并举,进入云南,甚至将铁路延伸至云南。第三,素有“植物王国”之称的云南,植物资源丰富,云南人民在长久的生活生产实践中认识、发掘本土资源。历史上来到云南的中外人士,无不为云南丰富的植物资源所吸引。西方殖民国家将植物搜集和研究也列在其活动范围之内,一批批植物考察搜集队伍或个人来到云南,如德拉维神父、福雷斯特、洛克等,在滇西北的高山峡谷地带,分别带走数以万计的植物花卉标本种子,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当地人的帮助。西方人在云南的植物收集活动的“成就”远远超出在中国任何其他省份的收集,他们的活动原本带有掠夺性的动机,却在无意中为中国植物学,尤其是云南的植物资源的研究起到推动和宣扬的作用。本论文认为云南不是华夏的边缘,也不是亚洲的蛮荒之地,而是资源丰富,人民智慧,宗教兴盛,经济发展,交通畅达的土地。这里的人民勤劳善良、聪明智慧,这里没有贫穷落后的宿命,它充满了生机与魅力。云南文化在华夏文化浸润下,成为汉字文化在东南亚、南亚、西亚的又一个辐射中心,是联系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的中间地带。云南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中,融入世界经济文化的体系,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快速发展,曾经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走在前列。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交通的发达,云南巨大的发展潜力将被发掘出来,云南人有理由更加热爱和眷恋这块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