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新城已成为我国大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新城开发建设进程中,从规划层面避免以往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交通问题迫在眉睫。实现交通承载与交通需求相互协调是解决交通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控详阶段土地利用规划与交通规划主从关系难以逾越,两者协调反馈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交通承载力是影响确定土地适宜开发强度等方面的重要依据之一,开展交通承载力研究对于协调控详层面新城土地使用与交通发展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在分析新城的类型与特征,以综合性新城作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上,界定新城交通承载力概念,剖析交通系统承载作用机制,指出各要素之间存在不均衡性。从基础条件与约束条件角度剖析了新城交通承载力的表征变量:道路系统承载力、公共交通承载力及交通环境承载力,并分析了表征变量的内涵、主要内容与主要影响因素。结合国内部分已建大城市新城交通数据,分析交通需求特征。从空间拓展、产业升级和交通发展方面分析新城交通发展的导向性要求,明确需要完善交通规划编制体系,建立基于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反馈的交通承载力析方法。提出新城交通规划编制体系设想,并将交通承载力研究纳入新城交通控制性规划中,剖析交通承载力在此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工作机制与工作流程。提出大城市新城交通承载力分析的关键问题与计算流程,构建了以道路系统承载力、公共交通承载力为核心指标,交通环境承载力和交通方式结构为约束条件的大城市新城交通承载力计算模型。提出采用交通承载力指数反映新城总体开发强度和交通系统承载能力的匹配情况。分析控详阶段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协调反馈机制,构建交通承载力与用地开发强度的协调反馈框架,并探讨OD反推理论在其中的适应性。基于OD反推理论,提出控详阶段新城交通承载力与用地强度协调反馈方法,并分析了反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的可操作解决办法。从实施主体常态化、编制部门协同化、公众参与透明化三个角度提出交通承载力与用地开发强度协调反馈保障措施。从优化交通模式,提高公交分担率,增强公共交通承载能力;增强环境友好,减少交通系统污染物排放,降低环境对交通承载力的约束;强化交通管理,减少交通拥堵,提高路网运行效率,增强道路系统承载力三个角度统筹考虑,提出交通引导发展、绿色交通发展、交通需求调控的具体策略。以南京市南部新城为例,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