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二章影响子宫颈癌根治性放射治疗预后因素的循证评价目的:利用系统评价和相关统计学方法提取和收集影响中晚期宫颈癌放疗的多个预后因素,得出对患者放疗后中位生存时间等评价指标有统计学意义的预后因素。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EBMR、CBM、CJFD、CSJD、清华同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循证医学评价数据库等数据库。查找宫颈癌放疗预后相关的文献研究。检索期限自1985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根据“流行病学中观察性研究的加强报告”和“观察性研究的纽卡斯-渥太华条约”等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并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采用SPSS软件进行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检验相关变量与中位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经过简单线性回归方差分析,提示增敏化疗次数与中位生存时间的回归模型成立,有统计学意义(F=14.371,P=0.001)。肿瘤的临床分期晚期比率与中位生存时间的回归模型成立,有统计学意义(F=57.672,P=0.000),肿瘤临床分期级别越高,中位生存时间越短。淋巴结转移比率与中位生存时间的回归模型成立,有统计学意义(F=6.282,P=0.021),随着淋巴结转移比率越低,中位生存时间越长。放疗后残留病灶与中位生存时间的回归模型成立,有统计学意义(F=29.129,P=0.000),随着残留病灶越小,中位生存时间越长。中位生存时间与放疗天数的回归模型成立,具有统计学意义(F=16.364,P=0.001)。中位生存时间与肾盂积水比率的回归模型成立,具有统计学意义(F=14.169,P=0.001)。中位生存时间与SCC上升比率的回归模型成立,具有统计学意义(F=34.028,P=0.000)。中位生存时间与宫旁浸润比率的回归模型成立,具有统计学意义(F=14.567,P=0.001)。所有因素经采用多重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仅有临床分期晚期比率(p=0.000)及淋巴结转移比率(p=0.014)对放疗后中位生存时间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是少数几个经计量合并后显示肿瘤对放疗的反应(有无满意的消退率)是影响放疗后中位生存时间的因素,即随着满意标准的提高即残留病灶越小或消退率越高其中位生存时间越长,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本研究尚需要大样本随机对照的研究的证实。第三章宫颈癌高剂量率近距离放射治疗的meta分析目的:系统评价不同高剂量近距离后装放射治疗模式在宫颈癌患者中的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及相关并发症等的区别和差异。方法:按照Chco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EBMR、CBM、CJFD、CSJD、清华同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循证医学评价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期限自1990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查找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不同高剂量后装模式对患者OS、PFS、盆腔局控率、副反应、生存质量、复发率、不良事件等的随机对照研究,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5.2统计软件做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三篇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通过比较单次剂量大于等于7.5Gy和单次剂量小于7.5Gy的高剂量率后装放疗之间的区别,其两者之间的3年OS和5年OS,共359个患者,分别是:RR 值为 1.01,95%CI 为 0.89-1.13;RR 值为 1.05,95%CI 为 0.86-1.28.而 stage Ⅰ 期的 3 年 OS、5 年 OS 分别是:RR 值为 1.00,95%CI 为 0.90-1.11;RR值为 1.13,95%CI 为 0.84-1.53。stageⅡ期的 3 年 OS、5 年 OS 分别是:RR 值为0.96,95%CI 为 0.84-1.10;RR 值为 1.01,95%CI 为 0.76-1.33。stageⅢ期的 3 年 OS、5 年 OS 分别是:RR 值为 1.10,95%CI 为 0.84-1.43;RR 值为 1.09,95%CI 为 0.72-1.65。stageⅣ期的 3 年 OS、5 年 OS 分别是:RR 值为 0.91,95%CI 为 0.34-2.44;RR 值为0.78,95%CI为0.12-4.91。3年PFS和5年PFS,共359个患者,分别是:RR值为 1.07,95%CI 为 0.92-1.24;RR 值为 1.03,95%CI 为 0.81-1.32.而 stage Ⅰ 期的 3年 PFS、5 年 PFS 分别是:RR 值为 1.13,95%CI 为 0.89-1.43;RR 值为 1.16,95%CI为0.72-1.87。stageⅡ期的3年PFS、5年PFS分别是:RR值为1.02,95%CI为0.86-1.22;RR 值为 1.00,95%CI 为 0.70-1.42。stageⅢ期的 3 年 PFS、5 年 PFS 分别是:RR 值为 1.11,95%CI 为 0.79-1.54;RR 值为 1.00,95%CI 为 0.63-1.60。stageⅣ期的3年PFS、5年PFS分别是:RR值为1.26,95%CI为0.35-4.47;RR值为1.19,95%CI为0.23-6.13。3年盆腔控制率和5年盆腔控制率,共359个患者,分别是:RR 值为 1.29,95%CI 为 1.02-1.62;RR 值为 1.40,95%CI 为 1.13-1.73.而 stageⅠ期的3年盆腔控制率、5年盆腔控制率分别是:RR值为1.00,95%CI为0.90-1.11;RR值为1.13,95%CI为0.84-1.53。stage Ⅱ期的3年盆腔控制率、5年盆腔控制率分别是:RR 值为 1.12,95%CI 为 0.98-1.27;RR 值为 1.26,95%CI 为 0.96-1.67。stageⅢ期的3年盆腔控制率、5年盆腔控制率分别是:RR值为1.65,95%CI为1.22-2.21;RR值为1.77,95%CI为1.06-2.95。stageⅣ期的3年盆腔控制率、5年盆腔控制率分别是:RR 值为 2.46,95%CI 为 0.99-6.13;RR 值为 2.70,95%CI 为 0.64-11.31。盆腔复发率,共359个患者,RR值为1.39,95%CI为0.79-2.47;远处转移率,共359个患者,RR值为1.31,95%CI为0.66-2.58;2级及以上急性直肠、膀胱毒副反应,共359个患者,RR值为1.95,95%CI为1.15-3.31.p=0.01,2级及以上迟发性直肠、膀胱毒副反应,共359个患者,RR值为4.03,95%CI为1.37-11.79.p=0.01。结论:而本Meta分析通过纳入三篇RCT从总体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盆腔控制率及急慢性并发症和复发转移率等方面比较单次剂量高于等于7.5Gy和单次剂量低于7.5Gy高剂量率后装放疗之间的差异,发现在使用相关措施规避危及器官照射的情况下,在临床分期较高期别的宫颈癌患者中,如stageⅡB及Ⅲ期及以上患者,使用单次剂量高于7.5Gy的高剂量率后装放疗,可能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盆腔控制率和减少总的后装次数,从而减少总的放疗时间。第四章宫颈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的Meta分析目的:对发表文献进行Meta分析以评价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宫颈癌的疗效和临床价值。方法:按照Chco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EBMR、CBM、CJFD、CSJD、清华同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循证医学评价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期限自1985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查找宫颈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与常规分割放疗对患者OS、PFS、盆腔局控率、副反应、复发率等的随机对照研究,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5.2统计软件做Meta分析。结果:10个病例对照试验、747例宫颈癌患者纳入研究,其中接受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者295例,接受常规分割放射治疗者452例。后超组和常规组3年OS的区别是(OR=1.00,95%CI:0.58-1.75,p=0.99);5年OS的区别(OR=0.70,95%CI:0.45-1.07,p=0.10);3年盆腔控制率的区别(OR=3.70,95%CI:1.13-12.09,p=0.03);5年盆腔控制率的区别(OR=2.51,95%CI:1.05-6.01,p=0.04);3年中心复发率的区别(OR=1.01,95%CI:0.56-1.82,p=0.96);5年中心复发率的区别(OR=0.62,95%CI:0.11-3.55,p=0.59),I2=74%,各研究异质性较明显,使用随机效应模型;3年远处转移率的区别(OR=2.09,95%CI:0.36-11.95,p=0.41);5年远处转移率的区别(OR=2.41,95%CI:1.15-5.02,p=0.02);近期毒副反应的区别(OR=1.86,95%CI:0.93-3.72,p=0.08);远期毒副反应的区别(OR=0.60,95%CI:0.20-1.80,p=0.36),I2=76%。结论:在本meta分析里,后超组和常规组进行比较,除了盆腔控制率方面,后超组优于常规组,其他生存率、中心复发、远处转移和急慢性毒副反应方面,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第五章宫颈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的系统评价目的:系统评价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或者普通外照射之间在宫颈癌患者中OS、PFS、胃肠道和泌尿系统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别。方法:按照Chco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EBMR、CBM、CJFD、CSJD、清华同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循证医学评价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期限自1985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查找宫颈癌根治性放疗中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或者普通外照射对患者OS、PFS、盆腔局控率、副反应、生存质量、复发率、不良事件等的病例对照研究,由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评价质量并提取资料后,采用Revman5.2统计软件做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篇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调强组和非调强组之间的0S(OR=1.51,95%CI:1.01-2.28,p=0.05);DFS(OR=1.37,95%CI:0.92-2.05,p=0.12);盆腔控制率(OR=0.93,95%CI:0.59-1.46,p=0.74);慢性血液系统并发症(OR=0.76,95%CI:0.52-1.10,p=0.15);慢性胃肠道并发症(OR=0.30,95%CI:0.18-0.50,p<0.00001);慢性泌尿系统并发症(OR=0.31,95%CI:0.17-0.57,p=0.0001);急性胃肠道并发症(OR=0.12,95%CI:0.06-0.27,p<0.00001);急性泌尿系统并发症(OR=0.34,95%CI:0.16-0.73,p=0.006)。结论:而本 Meta 分析通过纳入 6篇试验对照研究从总体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急慢性并发症等方面在调强放疗和非调强放疗在宫颈癌患者中进行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各项Meta分析显示宫颈癌的调强组相对于非调强组来说,均有较明显的减少各种胃肠道、泌尿系统并发症的优点,而在OS和PFS无明显统计学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