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文化中的《三国演义》因子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awquq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奇书”之一,已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古典名著。有关三国题材的文化因子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基因,根植于人们的意识中,成为挥之不去的文化情结,具有与文化不断沟通的永恒魅力。《三国演义》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尤其在亚洲深受欢迎,特别是深受与中国相毗邻、同属汉文化圈,受儒家文化影响的韩国人的喜爱。《三国演义》传入韩国,在文学、语言、艺术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影响,也对韩国的经济、教育、军事等方面给予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韩国的大众文化,甚至影响了韩国人的民间信仰。《三国演义》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跨文化视角下的广泛传播,并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被解读、重构和创新。因此剖析韩国文化中的《三国演义》因子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本文运用比较文学理论中的影响研究与接受美学的研究方法,研究韩国文化中的三国演义因子,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对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状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进行阐述。第二章从《三国演义》所具有的独特魅力入手,分析《三国演义》在韩国的传播情况,从接受美学的角度阐述韩国接受《三国演义》的原因,并分析《三国演义》在韩国文化史上的深刻意义。第三章分析韩国的说唱艺术作品-盘骚离《赤壁歌》及《三国演义》派生小说《黄夫人传》,分析韩国历史人物小说《洪吉童传》、《林巨正》、《张吉山》,以及《三国演义》的韩文翻译作品、改编作品,阐释《三国演义》与韩国文学的关系。第四章以《三国演义》中出现的俗语、故事成语为例,分析《三国演义》中的语言表现给韩国人带来的影响,以及韩国在接受《三国演义》的语言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民族语言表现。第五章分析韩国对《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关羽、诸葛亮形象的接受、变异情况,在韩国民间兴起的关羽和诸葛亮崇拜、信仰活动,以及关羽庙、武侯祠的供奉活动。第六章分析《三国演义》题材的韩国漫画和网络游戏,阐释现代社会中《三国演义》给韩国大众文化带来的影响。本文认为韩国对《三国演义》的接受动因主要有儒教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共同的文化价值观,《三国演义》传播模式的多样性,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文化间的相互渗透。韩国在接受《三国演义》的过程中形成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因子,例如:盘骚离《赤壁歌》、《三国演义》派生小说《黄夫人传》,《三国演义》的韩文翻译作品、改编作品,关羽、诸葛亮信仰思想等,展示《三国演义》在韩国的生存状态。正如三国演义因子在韩国文化中的反映,《三国演义》具有强烈的传播力,同时,韩国对三国演义的接受具有多样性。而且,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众多古典文学所包含的文化可以被发掘,形成有创意性的文化因子, 《三国演义》在韩国越发彰显出其卓越的文化影响力,成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学与文化的典范。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的临床特征,为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提供数据参考。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血清Ig G4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情评
内部控制是组织管理重要的内容和基础,是组织实现战略目标的基本保障。全面风险管理导向的内部控制是对组织内外部环境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并分析其影响,根据结果采取一定的
通过对密斯的巴塞罗那展览馆、吐根达特住宅、里索住宅、范斯沃斯住宅等代表作品的分析,阐述了其对于功能问题的初步探索和功能布局的转变过程,以展现密斯对于功能的非凡理解
<正>北京会展场馆管理体制可概括为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事业单位性质但企业化运行的管理体制、事业单位改制企业体制和企业化的管理体制四种类型;北京会展场馆运营模式则可以
<正> 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可谓是纷争叠起,仅围绕明代“四大奇书”,就有许多重大问题发生了论战。作品的著作权不同程度地遭到怀疑,有的作者身份还须得再作审
<正>一、我国出口退税政策历史回顾我国现行的出口退税政策始于1985年,当年,我国的外汇储备只有26亿美元,但外债余额却高达187亿美元,是外汇储备的7倍多,政府面临严峻的形势,
随着新医改的推行,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已经成为我国医疗事业改革的方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城市医疗服务体系与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
地域性室内设计是保持室内设计发展的重要源泉和动力之一,从地域性室内设计和意境的概念出发,对地域性室内设计表达意境的原则进行了阐述,并结合案例对设计方法进行了一系列
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罗贯中《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的评价偏低,从总体上看,作者以严肃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创造了大批具有多种特性而且富于变化的圆形人物,并不存在论者们所指责
现如今舞蹈之所以作为欣赏性的艺术呈现在舞台上,是因为舞蹈艺术家们从未停止过追求舞蹈艺术进步的脚步,舞蹈才能通过舞台尽情地将美的感受传递于观众。随着舞蹈艺术审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