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分析127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治疗药物构成情况;2、调查近10年我院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率、病死率;3、探讨影响本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因素。为云南地区心衰的研究、诊治提供第一手资料,进而改进对慢性心力衰竭的预防、治疗,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1年8月第一次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且心功能NYHAⅢ-Ⅳ级的患者1274例。制作调查表,建立数据库,其内容包括病因、年龄、性别、心律、血红蛋白浓度、左室射血分数、治疗药物、心功能级别。对这些患者和(或)其家属进行回顾性跟踪随访,最长随访时间9年,最短随访时间1年,记录患者出院后治疗、生存、死亡情况。调查资料经整理后所得的有效数据以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描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127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男性757例占59.4%、女性517例占40.6%;年龄≤65岁,老年前期组584例占45.8%;66-79岁,老年组557例占43.7%;≥80岁,高龄组133例占10.4%;冠心病366例占28.7%、高血压360例占28.3%、扩心病186例占14.6%、风心病124例占9.7%;住院期间服用ACEI/ARB1006例占79.0%、β受体阻滞剂845例占66.3%、利尿剂1092例占85.7%、洋地黄类药物426例占33.4%;出院后规范化治疗716例占56.2%,非规范化治疗558例占43.8%;本研究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死亡643例,1年生存率80.5%,3年生存率60.0%,5年生存率51.3%;男性1年病死率21.3%、3年病死率43.5%、5年病死率46.8%,女性1年病死率18.2%、3年病死率37.6%、5年病死率51.5%;慢性心力衰竭老年前期患者1年病死率11.3%,3年病死率29.5%,5年病死率37.8%;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1年病死率17.8%,3年病死率40.8%,5年病死率51.3%;慢性心力衰竭高龄患者1年病死率62.4%,3年病死率83.5%,5年病死率85.0%;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存和(或)死亡,并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治疗药物、高龄、低血红蛋白浓度、规范化治疗、左室射血分数≥50%、房颤心律等。结论:1、本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男性患病率及病死率均高于女性,老年人多发;2、本地区近10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因主要是冠心病、高血压、扩心病;3、我院近10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1、3、5年生存率与我国其他地区相仿,随着心衰患者的年龄增加,病死率也在增加;4、低血红蛋白浓度、LVEF≥50%.房颤心律、高龄是本地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5、服用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规范化治疗是预后的保护因素;6、积极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患病后早干预,控制或消除危险因素,坚持规范化个体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