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间歇进水-间歇曝气的AGS短程脱氮除磷工艺研究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s1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现象频繁发生,导致大量水域水质恶化,严重影响居民健康及生态环境,越来越受到水环境领域研究人员的重视。水中氮和磷等营养元素含量较高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关键原因,因此高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氮素和磷源成为污水处理领域的重要任务。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 granular sludge,AGS)是一种颗粒状活性污泥,因具有沉降性能好、微生物浓度高和能同步脱氮除磷等优点,在废水处理领域受到极大的关注。AGS工艺通常采用一次进水-曝气策略以A/O方式启动,但运行初期絮状污泥在好氧条件下难进行反硝化作用,系统内会存在大量硝酸盐氮,抑制聚磷菌(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PAO)厌氧释磷。但释磷是保证PAO良好除磷性能的前提,且有研究表明PAO在除磷过程中会形成正电微粒和磷酸钙沉淀,能促进污泥聚集,对快速实现颗粒化具有重要作用。此外,运行周期内厌氧时间也会对PAO的释磷作用产生影响,且厌氧环境下微生物消耗碳源使得好氧环境下基质缺乏,可以抑制异养菌过度增殖,有利于保持颗粒结构稳定。另外,我国生活污水C/N低,传统脱氮流程内反硝化时氮素两次转化造成碳源无法被高效利用,使得反硝化过程受限,造成出水总氮(total nitrogen,TN)浓度超过规范要求。短程脱氮工艺具有降低能耗、节省40%碳源的优点,适用于低C/N废水,故富集氨氧化菌(ammonium-oxidizing bacteria,AO B),抑制亚硝酸盐氧化菌(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NOB)活性,将硝化过程控制在亚硝化阶段对整个工艺实现十分重要。为此,本论文提出间歇进水-间歇曝气运行方式,在周期内采用多次进水-曝气策略,进行多次硝化反硝化过程,通过降低硝酸盐氮浓度及其对PAO的抑制,提高除磷效果,促进颗粒污泥的形成。试验初期,探究一次进水-曝气策略和多次进水-曝气策略对AGS系统的影响。随后在多次进水-曝气策略下,探究不同厌氧时间对间歇进水-间歇曝气AGS系统的影响。试验后期,获得AGS全程脱氮除磷系统后,通过间歇曝气抑制NOB菌活性,实现间歇进水-间歇曝气AGS系统中全程脱氮除磷工艺向短程脱氮除磷工艺的转化,探究不同曝停比对间歇进水-间歇曝气AGS短程脱氮除磷工艺的影响。在间歇进水-间歇曝气的AGS全程脱氮除磷工艺研究中,接种污水处理厂回流污泥于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分别采用一次进水-曝气策略和多次进水-曝气策略,对生活污水条件下AGS系统污染物去除性能及颗粒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发现,采用一次进水-曝气策略和多次进水-曝气策略运行的2个反应器分别历时56 d和39 d实现污泥颗粒化。颗粒化过程中,后者反应器出水硝氮浓度和出水TP浓度普遍低于前者。运行末期,2个反应器内颗粒污泥平均粒径分别为740μm和791μm,以多次进水-曝气策略运行的反应器中颗粒污泥的粒径更大,颗粒形态也更圆润。为探究对反硝化聚磷菌(denitrifying poly-phosphorus accumulating organism,DPAO)的影响,试验期间每隔20 d对污泥进行批次试验。2个反应器内DPAO在全部PAO的占比值,即δ值,由11.17%分别增至25.47%和34.08%,DPAO得到富集。运行末期,2个反应器内出水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和TN平均浓度分别为24.8 mg/L、11.2 mg/L和0.40 mg/L和20.9 mg/L、8.9 mg/L和0.37mg/L,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为明确厌氧时间对间歇进水-间歇曝气AGS全程脱氮除磷工艺的影响,接种污水处理厂回流污泥于SBR反应器,采用间歇进水-间歇曝气的运行方式,在不同厌氧时间(30 min、60 min、90 min和120 min)下对生活污水AGS系统污染物去除性能及颗粒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发现,不同厌氧时间下运行的4个反应器分别历时56 d、48 d、39 d和35 d实现污泥颗粒化。AGS形成后,厌氧时间为30 min和60 min的反应器在43 d和47 d时,除磷性能开始恶化,周期内污染物浓度变化分析得出硝酸盐氮对PAO释磷过程存在抑制,将厌氧时间由30 min和60 min均延长至90 min后,除磷性能恢复。运行至63 d时,厌氧时间为120 min的反应器中出现颗粒解体,污染物去除性能受到影响,COD、TP和TN平均去除率下降至78.0%、83.4%和68.8%,后经运行得到恢复。为探究厌氧时间对DPAO的影响,试验期间每隔20 d对污泥进行批次试验,发现4个反应器中δ值由11.17%分别增至14.62%、16.11%、20.39%和22.91%,DPAO得到不同程度的富集。试验后期,为实现间歇进水-间歇曝气AGS短程脱氮除磷工艺的转化,接种成熟AGS于SBR反应器内,分别在好氧段以不同曝停时间比(2 min:6 min、4min:4 min和6 min:2 min)运行。曝停时间比为6 min:2 min时,颗粒特性稳定,PN/PS值平稳,平均为1.39。曝停时间比为2 min:6 min和4 min:4 min时,运行初期颗粒稳定性受到影响,沉降性能有所下降,PN/PS先增至1.82和1.69,后逐渐降低为1.38和1.39,污泥体积指数(sludge volume index,SVI)分别增至38.4 m L/g和39.4 m L/g,但经过运行颗粒性能逐渐恢复。且曝停时间比越小,周期内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浓度越低,对NOB菌的抑制效果越好,短程脱氮除磷的效果越好,出水COD、TP和TN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为探究曝停比对于DPAO富集情况的影响,试验期间每隔20 d对污泥进行批次试验,发现3个反应器中δ值由25.74%增至46.56%、44.91%和41.39%,DPAO含量有所增长。
其他文献
由企业的生态破坏行为和环境污染行为所带来的高额环境修复金以及环境侵权赔偿金,是企业难以独立承担的,但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如何在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我国证券行业也在不断成长,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证券行业受市场行情的影响较大,由于我国股市波动较大,证券行业又受我国监管政策等各种因素的制约,导致我国证券公司一直处于高风险行业。而证券公司面临的监管政策风险、行业竞争风险以及经营风险等最终都将转化为财务风险,给证券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带来很大的困扰。因此,在证券行业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中,证券公司如何应对市场变化,如何加强财务
学位
晚石炭-早二叠世,华北板块位于地球低纬度地区,到早二叠世才出现大量的煤系旋回,而相同纬度的北美在晚石炭早期已发育煤系旋回,至早二叠世煤系旋回已大量减少。针对于该科学问题,本文以鲁西地区晚石炭-早二叠世煤系沉积为研究对象开展研究,最终揭示出二者(华北及北美)煤系旋回不同的原因。在野外露头和钻井岩芯开展岩相、岩相组合的研究基础上,将鲁西地区本溪组-山西组划分出6种煤系旋回类型(A-F),类型D和F在全
羟基磷灰石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力学性能,在骨修复及口腔保健邻域被广泛应用。然而,目前已有报道所制备的羟基磷灰石材料大多都是惰性的、缺乏界面活性且机械性能低、不具
职场中的领导冒犯屡见不鲜,员工也都或多或少地遭受过来自领导的辱虐、排斥、语言暴力、工作破坏等不当对待。这些不当行为会引发员工出现针对组织和个人的报复性行为,是危害
钢框架梁柱连接节点是结构的关键部位,如果节点设计不合理或构造上存在缺陷,就会因地震造成损坏而使结构失效甚至倒塌。为此,钢结构抗震设计原则之一是要做到“强节点弱构件
本试验以“台农一号”芒果为原料,并调配为20%芒果汁。对其贮存期间颜色变化、絮凝物组成成分及其形成原因进行研究,并对现有芒果汁生产工艺进行改进优化,具体试验结果如下:(
本研究课题采用短暂高温浇注-共晶温度热处理反应技术,在灰铸铁表面原位生成了一层梯度分布的TiC硬质增强相,成功制备出了TiC/Fe表面梯度复合材料,采用该工艺,并试着制备出了TiC
快速有选择性的切除故障对于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光伏装机容量迅速增长,分布式光伏接入面临着配网容量不足、谐波污染严重、安全稳定问题突出等一系列挑战。基于中低压柔性直流配电系统的直流多端口接入以其灵活高效的功率变换、大的供电半径和高的电能质量等优点,将成为我国未来高渗透、规模化分布光伏开发利用的重要形式。然而柔性直流故障过程中主要是暂态量,难以沿用传统的交流分析方法,同时电力电子装置
近期新的制造运营理念层出不穷,德国提出工业4.0,我们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这些概念。但是我们究其内核都是基于企业在有了一个良好的管理基础条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