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暴力暴露是一种普遍现象,能够引起人们行为、情绪、认知和生理唤醒的改变,增加自身的消极情绪和对他人的愤怒、敌意。长期暴露于暴力信息下也会促进个体对攻击性相关知识结构的学习和自动化,不断强化暴力刺激或暴力行为带来的结果,最终导致暴力攻击行为的增加,这一结论已被研究者们广泛认可。然而,以往研究大多集中于探讨暴力性视频游戏、暴力影视等媒体虚拟暴力对攻击行为的影响,而缺乏对现实暴力暴露问题的关注。本课题通过两项研究系统考察了现实暴力暴露对攻击行为的长期作用机制和短期影响效应。研究一通过问卷调查法,考察日常现实环境中的暴力暴露对攻击行为的作用机制,分析攻击性信念、人际信任感在暴力暴露与攻击行为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日常环境中的暴力暴露程度与攻击行为显著正相关,与攻击性信念显著正相关,与人际信任感显著负相关;(2)攻击性信念在暴力暴露与攻击行为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人际信任感对暴力暴露与攻击性信念的关系、攻击性信念与攻击行为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即人际信任感对攻击性信念的中介效应起调节作用。研究二通过实验法,以媒体报道暴力性事件为材料,通过6个系列实验探讨了暴力线索暴露对攻击行为、对暴力线索的情绪反应及注意特点的短期影响效应。结果发现:(1)与控制组相比,过程指向暴力线索暴露表现出更高水平的攻击行为;(2)过程指向与结果指向暴力线索暴露在积极情绪上的得分显著低于控制组,在消极情绪、愤怒、怜悯上均显著高于控制组。两类不同指向暴力线索之间作比较,暴露于过程指向暴力线索下的个体表现出更少的怜悯,但两类暴力线索暴露在积极情绪、消极情绪、愤怒及敌意上的差异不显著;(3)过程指向与结果指向暴力线索暴露对注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进行高、低攻击性被试分组后发现暴力线索与攻击性分组在攻击注意偏向上的主效应显著,但二者交互效应不显著;(4)怜悯情绪在暴力线索暴露与攻击行为关系上的调节作用显著,但中介效应不显著,攻击性信念与人际信任感的调节作用均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