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技术研发日益复杂化,产品生命周期大大缩短,产业内部分工细化,并不断向专业化方向,企业依靠自身有限资源和能力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须寻求合作伙伴联合各种创新要素以突破技术难关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能有效整合技术创新活动所需技术、知识和信息资源,成为了企业进行协同创新的重要方式,能开发产业共性技术,提升整体产业技术水平,是实现国家技术自主创新和产业创新体系国际化的重要载体。本文以交易成本理论、资源基础理论、价值链理论、产业集群理论为理论依据,采用个案研究方法,展开对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稳定性研究。在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机理、构成要素及其特征,界定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性的概念。以博弈论为基础构建联盟稳定性衡量模型,求解稳定域并分析技术研发溢出和研发成本分担比例对联盟稳定域的影响。从动态视角分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准备、组建、发展和管理四阶段的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提出相应强化联盟稳定性的策略。最后文章运用个案研究方法检验了全文研究内容,以TD-SCDMA产业联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联盟发展的各主要阶段的稳定性问题,分析了其影响因素以及从政府、企业和知识产权等层面的各项措施在解决稳定性问题的作用。研究表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为一种协同创新的组织形式,将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信息综合化、内部化,准确把握产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具有降低研发成本、共担风险等显著优势。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处于探索期,其组建、发展和管理过程极其不稳定,且各阶段影响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存在差异,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作为介于企业和市场的中间组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稳定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政府的引导与支持,更需要行业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带头作用。通过加强联盟内部沟通和信任,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使联盟成员齐心协力共同维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持续健康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