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研究旨在破解当前水稻生产上存在的劳动力紧张、生产效益不高和农田生态恶化等现实问题,减少生产用工,减轻劳动强度,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促进水稻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本研究运用桐城市主要农作物免耕保护性栽培试验示范基地基础性试验和大田示范展示成果,总结各地生产实践,以免耕为重点,集成免耕、秸秆还田、旱育秧、抛秧四项关键技术,建立了桐城市稻—麦两熟秸秆还田条件下,中籼稻无盘旱育免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旨在破解当前水稻生产上存在的劳动力紧张、生产效益不高和农田生态恶化等现实问题,减少生产用工,减轻劳动强度,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促进水稻生产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本研究运用桐城市主要农作物免耕保护性栽培试验示范基地基础性试验和大田示范展示成果,总结各地生产实践,以免耕为重点,集成免耕、秸秆还田、旱育秧、抛秧四项关键技术,建立了桐城市稻—麦两熟秸秆还田条件下,中籼稻无盘旱育免耕抛秧栽培技术模式。通过设置田间试验和大田示范,探索了集成技术模式下稻田土壤容重、通气性、有机质、
其他文献
高粱是世界上仅次于小麦、水稻、玉米、大麦的第五大禾谷类作物,在全世界气候变化和人口日益增长的趋势下,高粱、甜高粱以其抗旱、耐涝、耐盐碱,抗逆性强、生物产量高等突出优势使其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在开发利用盐碱地及边际性土地及做为可再生能源植物的模式植物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大力研究,同时高粱作为具有高产生理基础的C4植物在2009年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后,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关联定位分析是
玉米是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玉米增产对应对粮食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玉米产量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籽粒营养元素缺乏现象越来越普遍和严重。本文选取吉林省主推的两种玉米品种,分两年于吉林大学大西农场设置田间试验,用以探索不同播种密度下,玉米籽粒产量以及锰、镁元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2010年试验中,CI6502品种随播种密度增加,玉米籽粒产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于7万株/公顷密度达到峰值,且达到差
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能够通过改变农田地表构造较大限度地接纳天然降水,使之汇集并贮蓄于作物根际土壤中,被作物有效利用,以满足作物生长水分需求。同时,兼具保墒和改善土壤温度状况的作用。本研究针对辽西风沙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水土流失及风蚀沙化严重,降雨量不足,且季节分配不均,干旱频发的突出问题,以传统种植模式,暨农业生产普遍采用的裸地种植为对照(CK),研究了垄上覆盖地膜沟内不覆盖种植(T1)、垄上
2011/12、2012/13连续两个生长年份以两个油菜品种中双11和大地55为材料,在武汉阳逻、湖北孝昌和安徽巢湖3点设置油菜密度和施氮量的耦合试验,采用二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优化油菜最优栽培方案,同时为实现直播油菜高产和机械化收获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如下:1.密度和施氮量对油菜株高的影响中双11号密度在4.8~5.6万株/667m2、施氮量为14.4~18.00kg/667m2时,油菜株高较
我国现阶段保存在国家马铃薯种质资源库中的马铃薯种质资源已达2100余份,每年在不断的增加,种质资源保存方法目前主要还是大田种植保存、试管苗离体保存和微型薯保存。本研究对马铃薯茎尖超低温保存离体茎尖玻璃化法和包埋玻璃化法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对马铃薯茎尖超低温保存的影响因素进行实验分析,并对再生植株的遗传稳定性进行检测,构建存活率和再生率都较高的马铃薯离体超低温保存技术,摸索获得一套最优的、共性的基
利用化学药剂诱导产生单倍体的方法简单、易行,备受亲睐,众多学者对孤雌生殖的诱导及在玉米育种中的利用进行了深入研究,本研究目的在于进一步探讨化学药剂诱导玉米孤雌生殖获得二倍体纯系的可行性,并对孤雌生殖系后代进行稳定性和配合力分析,为玉米孤雌生殖深入研究和在玉米遗传育种中的利用奠定基础。1、不同诱导时间对玉米孤雌生殖诱导率的研究表明,不同诱导时间的诱导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最佳诱导时间为雌穗吐丝3d
为提高黑龙江省水稻的抗虫性,以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的水稻品种:松粳9号、龙稻8号、龙稻9号为受体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途径,转入多种抗虫质粒:cry1Ab单价基因和cry1Ac/sck双价基因,改良现有品种的抗虫性,从而选育多抗、优质适于黑龙江省寒地稻区的粳稻新品种(品系)。以11个水稻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成熟胚来源的愈伤组织在不同条件下的再生能力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1)盾片膨
大豆是植物蛋白和植物油的主要来源。大豆种子含粗蛋白约40%,含粗脂肪18%左右。榨油后的大豆粕粗蛋白含量高达48%~50%,是动物饲料的优质植物蛋白源。由于人口增加和耕地减少的双重压力,中国未来大豆的发展必须靠提高单产来实现。本研究针对云南大豆单产低而不稳的原因,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重点开展大豆新品种滇沧2号的综合评价、氮肥用量、种植密度、大豆锈病药剂防治等关键技术研究,应用DPS系统软件进行数据
鸭茅(Dactylis glomerata L.)是禾本科鸭茅属中重要的植物,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较强等特点,是世界范围内广泛栽培的一种重要牧草。在我国温带地区广泛分布着丰富的野生鸭茅种质资源,且许多优良种质已被驯化利用。鸭茅属于温带牧草,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种植,易受夏季高温影响导致死亡。目前,国内外有关鸭茅耐热性评价的研究报导相对较少。神农架是分隔我国南北气候带的天然分水岭,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
谷子是旱作农业重要的首选作物,评价与筛选更加耐旱的种质资源对谷子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水资源匮缺地区的民生具有重要的科学与实际意义。本研究工作,在广泛收集不同类型谷子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田间试验,研究在正常与干旱胁迫下谷子不同生育期的生物性状及生理生化特性变化,比较品种间的抗旱性差异,进而研究各生物学性状及生理生化指标与谷子抗旱性的关系,筛选谷子抗旱性鉴定和评价的生物性状及生理指标用于评价种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