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描述长沙市2009年-2017年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应用ARIMA模型、曲线回归模型对2009年-2017年长沙市丙肝发病数进行拟合,并预测出2018年和2019年丙肝的发病数。对未来2年长沙市丙肝发病情况进行评价,为制定丙肝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查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获得长沙市2009年-2017年丙肝月发病数,查询长沙市统计局网站获得当年人口数,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9年间长沙市丙肝流行状况,并利用ARIMA模型、曲线回归模型对年发病数进行拟合,选择最优模型,预测未来2年长沙市丙肝的发病数。结果长沙市2009年-2017年累计报告丙肝病例为9526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4.97/10万,年均增长率为5%,不同年份间丙肝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4.529,P<0.05)。丙肝发病全年呈散发状态,无明显的季节性。长沙市各区县发病差异较大,不同区县间总的发病率有显著性差异(χ2=1931.20,P=0.00)。中心五城区总报告发病率高于四县市(χ2=811.03,P=0.00),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年间男性发病率均高于女性,通过统计发现,不同年份间男性发病率不同(χ2=68.99,P=0.00),且男性发病率与年份之间存在线性趋势关系(χ2=31.966,P=0.00)。不同年份间女性发病率也不同(χ2=71.86,P=0.00),发病率与年份之间存在线性趋势关系(χ2=42.41,P=0.00)。丙肝发病率最高的是40~岁组(34.61/10万)、其次为50~岁组(26.47/10万)、30~岁组(22.51/10万)。将年龄分为低(0~岁组)、中(30~岁组)、高(60~岁组)三个年龄组,其发病率分别为6.16/10万、27.88/10万、10.44/10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82.99,P<0.01)。丙肝病人中农民构成比最高(30.84%)、其次为家务及待业者(17.80%)、离退人员(12.30%)、商业服务(3.47%)。ARIMA模型中各指标分别为p=0,d=1,q=1,最终模型为ARIMA(0,1,1),将预测出的2009-2017年丙肝发病数与实际值比较,预测精度为97.6%,MAE=36.89,MAPE=3.63%。三次曲线回归预测模型方程为y=299.52+401.25x-63.69x2+3.42x3,拟合效果较好,预测精度为97.6%,MAE=32.98,MAPE=3.03%。确定三次曲线回归模型为最优模型,预测2018年和2019年长沙市丙肝发病数为1363例和1559例。结论(1)长沙市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呈整体上升趋势,形势不容乐观。(2)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青壮年和农民患者居多。(3)三次曲线回归模型对丙肝发病数的预测效果较好,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应考虑其他因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