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卷曲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raclen4hy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的极性建立直接决定了叶的平展性(Flatness)发育。极性改变会破坏大多数植物叶的平展性,影响植物体的光和作用、蒸腾作用和抗逆性等生理功能。与此同时,叶的卷曲对一些作物来说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农艺性状。大白菜、甘蓝和抱子甘蓝等蔬菜作物的可食用器官是叶球,这些叶球的发育过程表现为叶片向上向内卷曲。了解叶极性或叶卷曲发生的遗传规律,揭示这一重要过程的基因调控机制,对于遗传上控制叶的姿态和形态,发展叶发育的重要理论,改良叶平展度或卷曲度等遗传性状,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早在1996 年,我们实验室利用差异杂交的方法在大白菜中分离和克隆了双链RNA 结合蛋白基因BcpLH,并初步发现它与叶卷曲的发生相关(Yu 等,2000)。本项研究将综合国内外近年来叶极性和叶卷曲发生方面的最新进展,利用大白菜BcpLH 基因和模式植物拟南芥同源基因HYL1,通过比较生物学的方法探讨叶卷曲发生的基因调控机制。首先,我们选择了拟南芥hyl1 突变体(Lu 和Fedoroff, 2000)为实验材料,通过对其叶脉模式和近远轴极性等叶发育相关性状的观察,探讨HYL1 基因对叶卷曲发生调控的可能机制。和野生型相比,hyl1 突变体具有向上卷曲(偏下性生长)的叶片特征,次级叶脉的复杂度降低而且常常出现断裂的现象。在hyl1 突变体叶卷曲发生突出的侧部区域,叶肉细胞的近远轴极性丧失,表现出栅栏细胞和海绵细胞的混乱。但表皮细胞的近远轴极性并没有改变,而只是远轴面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面积变大。然后,我们构建了HYL1 启动子和GUS 报告基因融合的植物表达载体,浸花法转化拟南芥,分析了pHYL1::GUS 转基因植株中GUS 的活性。结果表明,其启动子的表达还是有特异性的,我们在真叶、叶柄和脉络系统中都能检测到GUS 的活性,并随着叶片的展开和成熟,表达部位从整片叶子缩小到叶片的基部。在转基因茎生叶中的表达趋势和莲座叶一致,在花蕾中主要在萼片和雄蕊中表达;开花后,GUS 活性局限在花托和花柄的交界及雄蕊中表达,角果幼胚中也能检测到GUS 活性。利用半定量RT-PCR 和原位杂交的方法,对REV 和FIL 基因的表达方式进
其他文献
社区是城市社会最基本的单元,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众积极有效地参与社区治理,事关基层社区和谐发展,事关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本文以城市社区
目的:比较球囊扩张与可回收食管支架治疗小儿食管狭窄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微创内镜下治疗小儿食管狭窄68例,其中采用球囊扩张患儿35例,采用内镜下可回收全覆
普罗提诺生活在古罗马帝国时期,其专注于柏拉图思想的研读,并在批判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普罗提诺哲学。学界常常称其为“新柏拉图主义者”,然而黑格尔认为也
在费县褐土烟田,运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高低土壤肥力条件下烤烟对不同来源氮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结果表明,在高低土壤肥力条件下,烤烟吸收的土壤氮量多于吸收的肥料氮量,烤烟
本文针对面向5G城域传输PTN网络规划进行研究,并对PTN网络在5G背景下的网络架构及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目的探讨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患儿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7(IL-1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变化及对早期诊断PPHN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
农用地级别是依据构成土地质量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根据地方土地管理工作的需要 ,在政区 (省或县 )内进行质量综合评定。特别是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定级尤为重要 ,文中
折扣问题是一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小学数学高年级同学们就学习了折扣问题,这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紧密结合的特点。为了更贴近生活,作者在实际生活中进行了体验,了解到很多购
在铁路深埋隧道工程地质勘察中,采用CSAMT法结合高密度电阻率法勘探组合。高密度电阻率法弥补了CSAMT法对浅部分层上的不足,同样CSAMT法又弥补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勘探深度上
校园火灾风险已经成为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高校老旧建筑更是消防安全事故的重灾区。校园消防安全管理的关键是预防,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简便易行的高校老旧建筑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