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肾间质纤维化(tubulointerstitial fibrosis,TIF)是各种人类和实验性肾脏疾病进展至肾功能衰竭共同途径,涉及肾脏固有细胞和炎性细胞激活和功能异常等一系列病理生理过程,与细胞因子、生长因子、血管紧张素Ⅱ、内皮素、补体、蛋白分解酶、铁、活性氧、磷、以及与梗阻相关因素等密切相关.近年的研究发现,脂质代谢紊乱在TIF的进展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它不仅是多种肾脏疾病的并发症,也是TIF进展过程中独立的危险因素.脂质在肾脏疾病中的损伤作用的证据众多.早在1860年,Virchow就首先报道了在Bright病患者的肾脏中有脂肪酸的分解产物;1982年Moorhead等首次提出大量蛋白尿导致的高脂蛋白血症可能会引起持续肾脏损害.此后大量的研究证实血脂和肾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人们先后在大鼠阿霉素诱导的肾病模型、单侧梗阻肾模型、和5/6肾切除等动物模型中以及在因高血压、糖尿病以及移植肾临床病例中发现:高脂血症可以加重原有的肾组织损伤.高胆固醇饮食80周甚至可以独立诱导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产生.脂质代谢紊乱加重肾脏损伤证据确切,但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已有的研究证实脂质代谢紊乱在TIF中的作用可能涉及多个环节,如:参与肾小球、肾间质血管损伤、诱发肾脏固有细胞和炎性细胞出现功能异常、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增多等,脂质还可以影响细胞间的信号传导通道来参与细胞损伤.脂质对肾脏的损害主要通过两个基本途径:①激发活性氧自由基(Radical oxygenspecies,ROS)产生,参与对肾脏及血管损伤;②激活肾脏固有细胞和炎性细胞,产生细胞炎症因子和生长因子,促进肾间质纤维化发生发展.在以上两个基本病理损伤过程中,脂质必需进入细胞内才真正发挥其毒性作用,而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SR)正是介导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 densitylipoprotein,oxLDL)进入细胞内的关键性受体.已阐明一级结构的SR超家族至少有五类12个亚型,其中以A类研究得最为透彻.SRA有Ⅰ、Ⅱ和胶原样巨噬细胞受体三个亚型,虽结构略有差别,但功能基本相同.SRA主要存在于不同组织和器官的巨噬细胞表面,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肾脏系膜细胞、成纤维细胞表面亦有表达.多种因素可以调节其表达水平,但不受细胞内升高的胆固醇水平的反馈调节,因而可以导致脂质在细胞内的大量聚集.综上所述,脂质代谢紊乱在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脂质可以通过激活肾间质的氧化应激反应和激活肾脏固有细胞和炎症细胞参与TIF的进程,而脂质代谢及其毒性作用的发挥又和SR有着深刻的联系.在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证实SR正是介导脂质进入细胞体内进而发挥毒性作用的关键性受体,那么SR是否也介导脂质在TIF的进程中发挥着同样关键的作用呢?现有的文献尚未见有关SR介导脂质在TIF中作用的体内研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