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需求与院校支持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70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化时代,人才、知识与技术的国际流动日益加剧。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力量的推动,我国高校学生通过国际教育交流开展跨文化学习,对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跨文化能力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国际流动变得日益频繁,他们对高校提供的国际交流项目的需求不断增强。以“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代表的我国院校,积极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提升学生国际交流项目供给质量与水平,在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走在前列。本论文以我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为研究对象,探究本科生对国际交流项目需求的表现,以此为基础提出院校提高国际交流项目供给质量与适切性服务支持的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研究意义。首先,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考察了与学生国际化与国际交流项目相关的研究意义、研究进展以及理论基础。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探讨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需求及其表现特征。并采用量化分析与扎根理论混合式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影响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需求的因素。接着,通过对高校网站信息提取和对高校相关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重点分析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供给现状与表现特点。最后,根据国际交流项目院校管理与项目实施两个层面,分析当前院校国际交流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提高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支持水平的制度改进的原则、建议与实现途径。研究发现,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本科生整体上对国际交流项目的需求较高,他们具体关注项目的选派专业、课程内容、学分转换、项目期限、奖助学金以及项目所在国别及地域等信息内容。此外,语言交流、院校国际排名、师资力量及科研图书设施也日益成为本科生选择国际交流项目的重要因素。本研究认为,目前影响本科生国际交流需求的综合因素主要有个人兴趣和发展规划、学业表现、英语能力、家庭经济文化状况、国际交流项目内容以及高校国际交流项目支持等。通过调查发现,目前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在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管理方面面临国际交流战略规划缺位、专门的质量考评和监督机制缺乏以及项目数量供不应求等问题。课程学分转化、奖助学金申请以及跨境交流前的培训指导等,是院校实施国际交流项目中需要关注的问题。本研究指出,一个优秀的国际交流项目应该具备可进入、可获得和高质量的基本原则。在推进对学生国际交流项目的服务支持的制度改进方面,高校应构建多部门协同体系、加大院校国际交流经费投入、完善质量考评和监督机制以及完善国际交流奖学金资助体系等。加强面向弱势群体的补助力度、缩小项目专业限制、完善项目全程配套体系以及实现项目选拔指标多元化,应该是未来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优化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服务支持的主要途径。
其他文献
<正> 贞节,属于道德的范畴,各个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贞节观。封建时代的贞节观是封建礼教中束缚女子的一种道德观念,主要指女子从一不改、守一而终。因此说,贞节问题的实质也就
目的:用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对急性脑静脉闭塞模型进行评价,观察脑实质损害的变化规律。材料和方法:家猫24只,随机分为手术组18只,假手术组6只。手术组采用开颅上矢状窦
<正>陈子龙(1068—1647),字人中、卧子,号轶符,晚年号大樽,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任绍兴推官,欲擢兵科给事中而京师陷落。曾事南明福王,后受鲁王封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方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腹泻的效果。方法:分析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45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腹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74例与对照
构筑国际交通体系是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基于对国际航空交通、国际航运交通和国际铁路交通三方面的剖析,结合国外世界城市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北京应依托
<正>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产生过不少名垂青史的廉吏,而且正是这些廉吏才为廉政做出了贡献。我们就廉吏和廉政的主要内容作些探讨,这对于我国目前的廉政建设以及纠正党风
期刊
张爱玲的散文一反传统知识分子对脱俗的形而上的追求而走向世俗,以一种执着的现世精神来肯定人生。同时,她为自己散文定下的审美高度又使她超越了对俗美层次的展示与认同,成为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服装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国民对于服装的消费需求已经从刚需向追求时尚、文化及品牌影响方面进行转型,行业需求呈现出快速变化的特征。同时,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