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收获》创刊已五十八年,进入大众文化主流时期有了一些质地变化,“一个人的电影”是一个显著标志。 《收获》专栏设置一直敏感于时代的变化:不论是在“双百时期”、“文革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收获》都推出了很多具有时代特色的专栏,如1965“故事”、1982“作家书简”、1986“私人照相簿”、1988年的“文化苦旅”、1989“人生采访”、2004“田野档案”专栏等。《收获》一直秉持着“海纳百川”的办刊理念,在专栏内容上不断追求多元化的探索,将照片、民俗、历史、地理等各种元素不断囊括进散文创作中。当大众文化和视觉文化时代开始降临, 《收获》不甘于落后于时代,继续探索创新推出了“一个人的电影”专栏,并一直延续至今。专栏的内容通过作家回忆性散文和电影人访谈录两种形式来呈现,其中涉及有对电影的现状及未来等问题的探讨,但着重表现的是电影与人生的关系,因此每篇散文和访谈都呈现出浓郁的“个人色彩”,而这一篇篇带有个人印记色彩的电影人生感悟也成了读者眼中一部部生动的一个“人”的电影,这也是《收获》对大众文化时代不断泯灭个性的一种反抗。同时,专栏还试图用文字书写出电影人心中电影与时代、社会、民众的那份情怀,因此和电影杂志及娱乐报刊中的电影人访谈录有质的区别,它依旧散发着文学魅力。从读者的反馈来看,专栏的内容既有和读者的阅读需求顺向相应,又给予了他们超越期待视野的阅读体验,这不仅为杂志本身收获了固定的读者群更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学审美标准。从古今中外的电影发展史和文学发展看,电影和文学一直存在着联姻的关系, 《收获》本身也和电影有着很长的“联姻史”,因此《收获》在大众文化时期选择向电影跨界并不奇怪。专栏大胆的跨界举措让文学突破了“小说、戏剧、诗歌、散文”的固定文类形态,把文学的概念置于广义的文化背景上,为文学的发展寻找更多可能的形式,拓展和重构着文学的版图。也正是这种与时俱进、大胆开拓的精神,让《收获》在纯文学期刊处于整体尴尬的时期,依旧每期销售十万本,并从2004到2013年连续四届获得“上海市著名商标”的荣誉称号。《收获》的成功,也给其他的纯文学期的发展提供可供参考的经验,但“万变不离其宗”文学杂志的创新也不能偏离了文学的轨道一味求新,这样也只会适得其反,应在不降低自己的文学格调的前提下寻求变化,这样才能让刊物不被取代,不被时代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