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反城市主义思想研究(1900-1990)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存在城市极化发展,乡村、区域发展不足的问题。实践中仍然以强化城市集中作为解决偏重发展的手段。但城市偏向的总体结构,反而是阻碍城乡发展的原因。实践的悖论指明当前偏重城镇化的核心问题,不在于实践,而在于思想,实践背后的城镇化理论陷入了逻辑困局,折射出总体思想环境的一元化。健康的思想环境会通过不同思想之间的竞争来实现自我完善,尤其是批判性思想对于主流思想的超越;但一元化思想环境的出现,意味着批判性思想不足。回顾中国近代以来的城镇化历程,存在着一股批判城市中心主义的思想潜流——反城市主义思想。本文以反城市主义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阐述反城市主义思想内容和内在逻辑,来透视这一思想背后总体的城镇化理论认识与思维范式。成功的批判性思想要完成思想内容与结构上的优化,而反城市主义既没有成为主流,也未改善思想一元化。对于反城市主义的批判性不足,本文提出两个假设,其一反城市主义自身存在的逻辑缺陷;其二反城市主义与城市中心主义构成思想结构上的同范式反动。为避免实践多重解读导致研究的模糊,本文以思想的主要载体——文本入手,以文本阅读的方式进行证据化的理论研究,通过归纳总结反城市主义思想内涵、内在逻辑。以空间建设目标-空间发展路径两大城镇化的基础问题入手,研究反城市主义背后的理论认识,进一步抽象得出思维范式。本文选择“民国初期”、“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初期”这三个中国社会变化和空间转型的重要历史节点,以“乡土派”、“重建派”、“模仿苏联模式”、“小城镇派”四个代表性的思想派别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抵抗侵略的民族情感、现代城市发展需要与农业国发展城市的现实落差为反城市主义思想提供了基础。在国家现代化和民族独立的宏观背景下,反城市主义思想的实质是反西方模式的理想化中国模板和国家视角下的空间工具。由于现代城市作为现代化核心空间与殖民符号的双重属性,反城市主义在追求以西方为样板的现代城镇化同时,对西方城镇化道路唯一性进行批判,实际上形成了“反城市的城市中心主义思想”。在相同的目标下,反城市主义仅改变了城镇化的具体结果,而缺乏结构性反思,构成思维范式上的同范式反动。在民族情感的影响之下,反城市主义以西方城镇化作为批判对象,放弃了对于城镇化本身过程的分析。为抵抗西方城市这一理想模型,反城市主义者吸收传统文化资源,构造出中国化的空间样板——中国乡村。西方城市-中国乡村的二元对立框架,不仅理论本身在对抗式的结构中被过度简化,并且孤立于城镇空间体系与社会制度,导致理论与实践的断裂。受限于二元对立式的分析框架,中国城镇化的探索也只能通过非此即彼的选择或者调和式的“第三条道路”中进行有限的研究;甚至受限于民族情感,而无法对城镇化进行理性的认识。在思维范式上,城镇化被视为通向统一理想空间结果的必然空间过程,在目的论式的思维范式影响下,城镇化探索只能走向非此即彼的思想一元论。最后,极化城镇化加剧城乡矛盾,为反城市主义思想提供延续性基础。面对当下偏重城镇化问题,西方城镇化已经难以作为自明的批判对象;应对多样化空间实践;城-乡二分也难以作为的有效空间分析单元。旧有思想结构对于当下的空间实践失去解释力,提醒着我们重新界定发展的问题。城镇化实践困境的背后是价值的缺失,单一的经济标准已经难以回应多样化的城镇化需求,亟需通过个体人的视角,将“人的城镇化”实体化;多样化空间形态也提出了超越城乡二元的理论结构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建立平等的空间关系。在思维范式上,从城镇化作为未完成的空间探索出发,以开放、动态的共识建构既对接于世界又立足于自身的“中国方案”。本文正文共约58 000字,图表19幅。
其他文献
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层是重点,党建引领则是根本保障。湖北省咸宁市在基层治理实践中坚持“深实严细久”的工作方针,探索创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实施路径,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但也存在引领范围需进一步明确、引领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完善、党建队伍专业性不足等问题。为此,可通过夯实治理平台、建强骨干队伍、健全保障体系等举措,提升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成效。
期刊
SAP人力资本管理平台不仅包含完整的员工生命周期套件,还为企业客户提供灵活的扩展开发和集成方案。然而随着平台业务逻辑的不断细化以及平台数据服务访问量的指数级增长,业务逻辑各自实现其数据服务的方式已难以符合平台需求。因此基于适应客户需求的二次开发,规范不同业务逻辑边界和风险管控,以及提高平台数据服务响应速度的需要,提出构建SAP人力资本管理平台数据引擎。论文阐述了项目背景,简述了相关研究与应用现状,
学位
近年来,随着人类对化石燃料的过度需求,已经导致了严重的全球能源短缺和CO2过度排放问题,因此我们更迫切的需要开发出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如水裂解产生氢气)以及降低大气中CO2的浓度(如碳中和实现C1化合物生成)。目前,半导体材料已经在光催化还原CO2、水裂解析氢和降解污染物等领域有了广泛的研究,但常见半导体,如锐钛矿,金属硫化物,金属有机骨架(MOFs)等,存在可见光响应范围窄,且表面光生电荷易复合等
学位
化学疗法是临床上最常规的癌症治疗手段。为解决单一化学治疗产生的耐药性,不能随时诊断和监测药物在肿瘤部位的分布情况,疗效不佳且副作用严重的问题。在肿瘤治疗学领域中,用于癌症治疗的多功能药物输送系统(DDS)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开发具有早期诊断和监测能力,增强的药物递送,有效的生物降解和多种治疗方式协同治疗的DDS仍然是科学挑战。多功能DDS是在单个纳米平台内整合多种治疗方式和成像技术,其结合了每种
学位
纳米药物递送系统(DDSs)的出现解决了当前小分子抗癌药物在化疗过程中表现出的局限性,包括病灶部位的药物浓度偏低、水溶性差以及对健康组织的毒性。当前,药物输送的研究主要以精确靶向、精确剂量输送以及低毒性为目标,以实现最佳治疗效果。本论文基于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依据肿瘤微环境的特征合成不同响应类型的功能化聚合物药物递送系统,将化疗与其他治疗方式相结合,以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目的。
学位
小学处于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的未来有着重要影响。小学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其综合素质关系着小学教育的质量,而在外部环境日益复杂和内部竞争愈加激烈的背景下,小学教师必须具备跨学科教学的能力,包括多元知识体系构建、问题解决能力、组织设计能力等。文章阐述了跨学科教学能力的概念和内容,总结了小学全科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职前培养存在的挑战,最后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小学全科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职前培养的路
期刊
报纸
随着风险社会的到来,城市脆弱性和不确定性因素逐渐增加,提升城市抵抗和吸收灾害风险的能力,建设韧性城市,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尽管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大量韧性城市研究工作,但如何系统地、动态地认识韧性却一直是学界争论的重难点议题。在网络信息及其终端设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的运用越来越广泛,逐渐参与到了城市政务管理、突发事件信息传播等方面,而其时间、空间、内容属性,也为城市灾害韧性的
学位
我国东部地区大城市已经进入城市化发展的中后期阶段,长期以来的快速土地城镇化进程带来了空间品质低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尤其是社区尺度的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与需求的不匹配对城市公共服务的效率和居民生活的便利性产生了负面影响。随着以人为本理念下的生活圈规划成为我国住区规划的主要模式,公共服务设施的高品质供给成为社区生活圈建设的关键环节,对公共服务设施供需匹配程度的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是生活圈领域
学位
当下,中国城市化和老龄化进入叠加快速发展时期,推动产生了城市化和老龄化的“双高”局面,并且这一趋势将持续进行。同时,城镇化发展建设过程中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老龄化也受到了高度关注。城市化与老年人健康之间的相互影响日益显著,但是目前学术界对于两者的研究相对割裂,缺乏宏观尺度上两者互动关系的分析。本研究在梳理现有理论和文献基础之上,以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样本,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