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79年散打项目发展的实验型阶段至今,这一国技已经经历了30年左右的发展时间,虽然相对于空手道,泰拳等有着悠久历史的他国搏击项目,散打可以算得上是搏击领域有一定影响的“年轻人”,但是如果想要取得更加长足的进步,就不能仅将目光停留在所取得的成绩上,与其他搏击项目存在哪些差距,才是我们现阶段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在国内,回顾现代散打多年的征程,泰拳算得上是最频繁地与中国功夫在擂台相见的对手,但是散打项目在取得进步的同时,泰拳项目的国际化水平也在进一步提高。因此研究对比散打项目与现代国际化泰拳的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等研究方法,以“中国武术散打功夫王争霸赛2011决赛”以及“日本K-1格斗赛2010决赛”共16场比赛为研究对象,对拳法腿法各项技术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功夫王比赛”中散打技术以及“K-1比赛”中现代泰拳技术存在的差异,以期能够为散打项目在新阶段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研究,得到了如下结论:1.拳法方面,“功夫王”比赛的拳法虽然在多年的散打项目发展过程中已经更加正规化,实用化,但是综合使用情况处于较为基础的水平,仅仅停留在最为常用的直拳,平勾拳层面。角度较为复杂的斜上勾拳和上勾拳使用率很低。“K-1比赛”中的现代泰拳技术,由于对拳击训练的吸取较早就已开始,因此对所有类型的拳法均有一定的使用率,自身拳法综合使用能力水平较高。2.腿法方面,两项赛事最常用的腿法均为弧线腿法,“K-1比赛”弧线腿法运用次数多是因为秉承了泰拳技术一贯的特点:重视威力,扫腿为主,正蹬腿为辅。“功夫王比赛”对弧线腿法的使用率同样居于各腿法之首,但是动作技术水平与泰拳扫腿还是存在一定距离,并且由于一味地追求泰拳式的简洁技术,自身本来所固有的腿法技术体系被破坏,直线腿法使用率过低,本应属于散打项目特色的侧踹腿技术未能很好地在“功夫王比赛”中得到运用。而难度腿法均为进入两项赛事腿法体系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