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变异视角下的日本动画创作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718397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本动画对世界文学的变异创作研究中,遇到了很多具有挑战性的难点,之所以这样说是基于以下原因:  第一,动画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朝阳文化产业,近年来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而作为动画大国的日本,因其文化上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又是影响世界的经济大国,一直是中国动画界学习研究的重点对象。然而,由于中国动画实践经验的欠缺,大多动画研究者都将研究的视角集中在,能够直接借鉴的日本动画作品的文本细读和产业分析等方面。而比较文学方向的研究很少,更缺乏对日本动画的变异创作现象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规律的总结。这种日本动画中普遍存在并受到世界影视动画界关注的变异现象,为中国动画创作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道路。对这条道路的探索可以为当前中国动画创作走出困境提供相对易于创新操作的方法。因此,对日本动画变异创作的研究是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  第二,动画是一个复杂的文艺表现形式。动画起源于绘画,通过摄影的手法实现图画快速连续的播放。在播放中叙述故事情节,揭示文化思想。因此,动画是囊括了从文字媒介到电子媒介在内的综合体,对它的研究角度可谓众多,必然涉及到丰富的学科知识。为避免研究陷入错综复杂的动画文艺研究体系,本论文选取从文化研究的视角,运用比较文学变异学的研究方法,附以社会学、宗教学、文艺理论、历史研究、心理学和接受美学等方面理论。梳理日本动画变异创作现象,突出变异艺术特点,彰显日本动画变异创作的文化原因,进而探讨变异创作中日本文化审美本质和创作规律。在研究中紧扣中国动画创作现实问题,以问题推动研究,用详实的资料解决问题,最终为中国动画的创作提供借鉴。  第三,日本动画的变异创作自日本动画产生之日便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在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它既吸收了日本传统文化的精神面貌,又随着时代的变迁,对传统文化不断地继承和批判。笔者在整理大量日本文化资料的基础上,以传统和当代为时间界限,构建起日本文化推动动画变异创作的文化框架。选取制作精良、流传广泛、家喻户晓又具有说服力的日本动画变异作品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日本文化变迁过程中日本动画变异创作的演变。  第四,日本动画对世界文学的变异创作,尤其对中国文学的变异令无数中国动画爱好者困扰,对这些令人困扰的变异作品产生原因的探究正是本论文研究的最初动因。在大量的阅读和观看后,笔者发现日本动画变异创作背后潜藏着独特的日本文化元素。日本文化元素作为世界文学陌生化的创新点,通过观众熟悉的世界文学传播至世界各国,既获得了经济利益又宣传了日本文化。随着对世界大众文化的敏锐洞察力,日本动画突出表现与当代大众文化风潮中相似的日本传统文化,创造出风靡世界的动画变异作品。论文试图归纳日本动画变异作品中的文化背景,探讨被世界接受的日本动画变异创作的艺术特点,从而寻求对中国动画创作的借鉴作用,这正是本论文撰写所努力追求的目标。  本论文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表现:一、通过变异作品与文学文本对照,系统的梳理日本动画人物形象和主题的变异创作现象,全面的归纳变异现象的艺术特征,分析变异创作的优秀和不足之处。二、以日本动画变异现象为出发点,系统分析对世界文学变异创作背后潜藏的日本文化因素,透过日本当代文化对传统文化既继承又反叛的复杂承接关系,交叉分解变异现象蕴含的日本文化元素,使原本分散错综的文艺现象得到合理解释。三、全面的整理了日本动画变异创作被中国观众的接受情况,及对中国动画创作的影响,并深入探讨接受的原因,从而为中国动画创作提供参照。四、论文运用比较文学变异学的研究方法,系统地探讨了日本动画对世界文学的变异创作,以专著来填补国内关于日本动画对世界文学变异创作研究的空白。  绪论部分首先梳理国内外关注日本动画对世界文学变异创作的研究。其次通过梳理日本动画变异创作史,确定论文研究日本动画变异作品和世界文学文本。最后探讨本研究指导中国动画创作实践和增加比较文学变异学学科范围的现实意义。  第一章“日本动画中人物形象的变异创作”,以人物形象变异为研究重心。通过变异日本动画文本与文学文本相互对照,分别从人物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划分形象变异类型,分析各变异类型特点。总结形象变异的艺术特征,既承认日本动画形象变异的成功之处,又指出其模式化变异的不足。  第二章“日本动画主题的变异创作”,以主题变异为研究核心。一方面以文学文本为标尺,对比动画的主题差异。另一方面,主题广泛无法概括的世界文学作品,以题材为标准对比动画文本与文学文本母题的差异。两个方面从主题、题材、母题入手,构建比较文学变异学主题研究框架下的主题变异分析结构。最后,总结日本动画作品主题变异的艺术特征,突出分析日本动画主题变异创作逻辑思想。  第三章“日本动画变异创作在传统文化层面上的变异原因”,主要以日本二战前的传统文化为分析对象,以变异动画文本为依据,探讨传统文化存留于日本动画变异作品中的文化因子:日本女性文化、宗教文化、武士道文化和缩小意识。重点掌握传统文化中主要的文化现象,放弃对细微的文化表象的全面把握。  第四章“日本动画变异创作中当代社会层面上的变异原因”,从日本当代社会文化出发。首先,概述日本当代社会中大众文化的表现,进而分析日本动画大众化变异的原因。其次,概括当代社会文化对日本传统文化的继承点:民族主义、宗教多元化、卡瓦伊文化。论述日本动画变异创作中对传统文化的延续性。最后,总结当代社会文化对传统女性文化和武士道精神的反叛,论述变异创作中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表现。  第五章“日本动画变异创作在中国的接受和影响”,以中国观众和动画对变异作品的接受和影响为研究目标。通过对新闻报纸和网络日本动画贴吧的整理,梳理中国动画业界和观众粉丝对日本动画变异创作的接受。并从当代世界文化理论和文学作品演义特性探讨接受的原因。梳理中国动画受到日本动画变异创作影响的元素,总结日本动画变异创作对中国动画创作提供的有益指导和思想启示。  结语在对本论文研究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日本动画变异创作对宣传日本文化的现实价值和反驳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实践意义。归纳日本动画变异创作的特点和规律,总结变异背后日本文化元素与世界大众文化相契合的规律性,从而确定研究对中国动画创作的现实指导价值。  总之,日本动画对世界文学的变异创作,选取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文化与世界大众文化相契合的文化元素,重新创作享誉世界的世界文学名著。日本文化成为世界文学变异的陌生化特点,而历经时间洗礼的世界文学成为日本文化的载体,将其推向了世界。作为在文化和经济“全球化”环境下努力展现自我文化个性的民族,日本显然以其独特的动画变异创作成功地达到了目的。与日本同处于亚洲,也急于向世界表达自己的中国动画,在探寻自我文化出路的同时,是否可以借鉴日本动画变异作品的成功经验,推动世界对中国文化了解的进程,这正是本论文研究的真正目的所在。
其他文献
在可控串联电容补偿装置(TCSC)的研究中,用电容、电感、晶闸管、MOV等元件构造TCSC器件模型.选择合适的步长、触发控制方法和暂态稳定控制器,在实际多机系统中进行了TCSC数字
花开时节动人心。享有“像法桐一样高大,似樱花一般灿烂”美誉的‘四季春1号’在河南四季春园林艺术工程有限公司的鄢陵基地绽放。远远望去,‘四季春1号’的花枝呈现出如梦般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企业竞争的加剧,品牌竞争日渐凸显,品牌概念在企业和消费者的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任何品牌都具有其市场生命周期,即新品牌从进入市场
针对目前居民生活、工厂工地防盗报警器不容易隐藏、安装复杂、灵敏度低等缺点,设计一种高灵敏防盗报警器。系统通过微波感应控制触发电路,实现报警功能,电路结构简单,制作成
国家的文艺政策性话语是指导文艺发展的纲领,也是一国之文艺得以健康发展的政治保障。然而,历史证明,文艺政策性话语过于专制不仅不利于文艺的健康发展,还会引起文艺本质的异化,使
看了一年的杂志,总该有个交待。试卷虽然很简单,却囊括摄影术诞生175年来的精髓。100分以下者,请去自觉排队订阅2015年杂志,再反省学习一年!1.这是一个从荷兰著名画家那里学
本文采取的是以“个案”研究带“问题”的方式,以民国最具代表性的通俗小说家张恨水为考察对象,重新返顾民国这一特殊的历史,清理出文学雅俗之辨复杂的历史脉络和思想线索,对民国
在中学物理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既是实施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说现代物理教学研究的核心
基于UG平台,通过关系式求解、数据接口及参数化模型,实现了力、力矩、速度等零件核心参数、零件基础数据与零件模型的集成和关联。设计时修改模型的任何参数,系统都会对相关
应用高钛重矿渣替代普通砂石作为粗细骨料配制C30高钛重矿渣混凝土,采用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对其进行抗氯离子渗透试验,得出DRCM值为3.3×10-12m2/s,根据《普通混凝土长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