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著名的文学理论家、批评家、史学家,胡秋原(1910-2004)在文艺理论、哲学、历史等诸多方面都颇有建树,对我国现当代文学思想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早期他以“自由马克思主义者”自居,对俄国马克思主义之父普列汉诺夫思想的研究,对弗理契等苏联文艺理论家作品的译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三十年代与左翼文艺家进行的关于“第三种人”的论战,则体现了胡秋原对于文艺与政治的关系所持的不同于左翼文学的“文艺自由”主张;新中国建国后胡秋原积极推动两岸和平统一大业,成为“海峡两岸破冰第一人”,为国家的完整统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以胡秋原对庸俗社会学文论的批判为重点展开立论,从胡秋原的批判与庸俗社会学文论在中国的发展两方面进行分析,探究胡秋原对庸俗社会学文论批判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文章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庸俗社会学思想的根源与由来,对庸俗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探究中国的庸俗社会学思想渊源,从古代文艺思想到近代思想启蒙再到“五四”时期新文学的兴起,中国由来已久的文艺思想的庸俗化倾向为庸俗社会学文论的吸纳与滋生提供了温床。文章第二部分着重论述胡秋原对苏联文艺理论家、庸俗社会学代表人物弗理契的著作《文艺社会学》的研究与批判。胡秋原的批判主要以俄国马克思主义之父普列汉诺夫的“中介论”思想为理论基础,对弗理契著作中的庸俗化思想进行了辩证的批判。文章第三部分从两个角度论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胡秋原分别对左翼文艺理论家和国民党民族文艺论者文艺思想中的庸俗社会学倾向的批判。其中他与左翼文艺家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对当时的文艺界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章第四部分是全文的重点,探讨了胡秋原对庸俗社会学文论批判的艺术价值。一方面,此部分从三十年代文艺作品的艺术价值、文艺的审美功能等角度论证了胡秋原对庸俗社会学文论批判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从胡秋原的批判中指出其理论的思想局限性,并对其加以分析。文章第五部分是本文的创新之处。本部分以新中国建国以后的文艺思想方针和对“文革”极端文艺思想的反思为切入点,揭示了胡秋原对庸俗社会学文论批判的现代启示。胡秋原对庸俗社会学文论的批判,虽然存在看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但更多的是对文艺思想的庸俗化、功利化倾向起到了匡正作用,我们应对此予以客观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