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缺血(cerebral ischemia)是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也越来越大。脑卒中的治疗措施很多,但疗效都不尽如人意,如何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及致残率,一直是目前世界上研究的焦点之一。脑血管病一二级预防十分重要,选择合适的预防药物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和较高的社会效益。中医药是我国千百年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中药对许多疾病的疗效得到肯定,包括对心脑血管病。与西药相比,中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有五大优势:1、副作用较少,适合长期应用:2、一种药物可以作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多个病理环节;3、改善患者伴随症状,如心慌、气短、乏力等;4、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有效成分已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5、在医药资源相对匮乏的中国,选择有效、经济的中成药并且合理科学地使用,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复方丹参滴丸是由丹参、三七中提取有效成分,配以冰片制成的纯中成药,长期以来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明显疗效。复方丹参滴丸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尚未阐明,本研究通过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脑缺血保护作用,是否有清除氧自由基,减轻自由基对血管内皮细胞和其他组织的损害,能否延长血液凝血时间,减轻微血管梗塞,改善微循环等,结合HE染色观察脑缺血后组织形态学变化,测量脑梗死体积变化,以及记忆能力的变化,探索复方丹参滴丸对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
第一部分 复方丹参滴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保护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是否具有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光化学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成年雄性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包括:1、对照组;2、实验1组:3、实验2组;4、假手术组。实验组大鼠制模前7天给予复方丹参滴丸灌胃,剂量分别为360mg/kg、720mg/kg,对照组、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脑缺血后3h处死部分大鼠,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凝血指标。脑缺血24h处死大鼠取脑行TTC染色,测量脑梗死体积,并进行HE染色。
结果: 对照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内SOD活性下降,实验1组、实验2组SOD活性比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脑组织内MDA含量增高,实验1组、实验2组MDA含量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缺血后实验1组、实验2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实验2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脑梗死范围比实验1组和实验2组较大(P<0.05)。HE染色示实验1组、实验2组较对照组脑缺血半暗区神经元损伤减轻。
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清除自由基、抗凝作用及改善脑缺血后高凝状态,对脑缺血后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第二部分 复方丹参滴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认知功能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空间记忆的改变,并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其影响,进一步研究复方丹参滴丸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方法: 采用光化学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包括:1、对照组;2、实验1组;3、实验2组;4、假手术组。实验1组、实验2组大鼠制模前7天给予复方丹参滴丸灌胃,剂量分别为360mg/kg、720mg/kg,对照组、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模型制作前5天对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训练,然后制成脑缺血模型。脑缺血后5d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
结果: 脑缺血前实验1组、实验2组与对照组之间潜伏期无明显差异(P>0.05),脑缺血后实验1组、实验2组与对照组间潜伏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组与实验2组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缺血前搜索策略采用趋向式和直线式策略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后搜索策略采用趋向式和直线式策略所占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局灶性脑缺血损害大鼠空间记忆能力,复方丹参滴丸可减轻这种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