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血管重构、血管平滑肌表型转换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高血压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盲肌样蛋白1(MBNL1)在血管重构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型转换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HE染色观察内膜新生情况,蛋白免疫印迹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损伤组和对照组MBNL1表达水平。PDGF-bb刺激大鼠VSMCs建立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模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血管重构、血管平滑肌表型转换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高血压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基础。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盲肌样蛋白1(MBNL1)在血管重构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型转换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建立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HE染色观察内膜新生情况,蛋白免疫印迹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损伤组和对照组MBNL1表达水平。PDGF-bb刺激大鼠VSMCs建立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模型,蛋白免疫印迹检测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点MBNL1蛋白水平变化。予以慢病毒(Lv-MBNL1)过表达MBNL1,予以siRNA(siRNA-MBNL1)敲低MBNL1,蛋白免疫印迹检测收缩基因(a-SMA、MYH11、SM22)表达变化,Transwell检测VSMCs迁移能力,Edu检测VSMCs增殖能力。结果:MBNL1在损伤组血管中表达量增加,且MBNL1主要表达于血管平滑肌当中。在PDGF-bb作用下,大鼠VSMCs中MBNL1表达上调。过表达MBNL1,大鼠VSMCs收缩基因表达上调,敲低MBNL1结果相反。过表达MBNL1抑制VSMCs的迁移能力,敲低MBNL1促进迁移。过表达或者敲低MBNL1均对VSMCs增殖无明显影响。结论:MBNL1在损伤血管组织及PDGF-bb诱导VSMCs中表达增加。MBNL1促进VSMCs收缩基因表达,抑制细胞迁移能力,对增殖能力没有明显作用。
其他文献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服务机器人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清洁机器人、助老服务机器人、餐饮机器人等服务机器人需求越来越大,这些机器人大多工作在室内复杂环
标签传播是一种基于图的半监督分类算法,具有效率高和比传统分类方法性能更好等优点,在机器学习领域吸引了广泛关注。但是现有的标签传播算法仍然具有如下不足:1)分类过程对
举重是我国传统奥运夺金项目,尤其在轻中量级更是优势明显。抓举是举重比赛的第一个项目,要求运动员以连续不断的动作将杠铃上举直至接铃完成,对技术动作的要求很高,所以从技
文字,是人类文明诞生的标志性发明之一,也是现代信息社会沟通协作的重要工具,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一方面,作为人类知识和消息的传播载体,大量文字存在于书籍、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机器人技术作为一门多学科融合的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使用。机器人的技术与发展,影响着社会与生活,机械手臂操作精确,而轮式机器人则反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 SAR)是一种新型的对地观测微波遥感技术,在生成数字高程模型(DEM)、地表移动监测、形变监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因为毫米波的波长短,成像分
本论文第一部分对楝科(Meliaceae)山楝属(Aphanamixis Bl.)植物山棟(Aphanamixis polystachya(Wall.)R.N.Parker)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共分离化合物30个,已鉴定18个,包括新化合物8个(1个降三萜类,2个三萜类,5个甾体化合物),其中aphananoid A是脱去C-7,C-30形成以C-5-C-8键为碳骨架核心的新骨架化合物;第二
无线胶囊机器人的出现极大的减轻了患者在进行肠胃检查期间的不适感,它提高了在肠胃道这种复杂环境中检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如何准确的描述机器人的位置是进行胶囊机器人研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通信、嵌入式等技术的飞速发展,各领域学者对多智能体系统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不同于传统复杂网络的集中控制方式,多智能体系统中各智能体相互通信、彼此协
在电力行业蓬勃发展的社会环境下,工业电机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与话题。由于传统工艺的加工缺陷,作为电机转子结构的铜排工件因其表面的毛刺因素,成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