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对于非抑制离子色谱中保留行为的研究目前还未见报道。本文介绍了一种快速测定胺类化合物的方法。通过本论文的研究揭示21种胺类分子与离子色谱固定相相互作用的原理。建立了胺类化合物与其保留时间的QSRR(Quantitative structure—retention relationships)模型,并且成功利用模型实现未知胺类物质保留值(RRT—retention times)的预测,指导分析工作进展。
第一章首先介绍了非抑制电导检测的检测机理、柱填料种类、色谱条件,对文献中对非抑制电导法测定阳离子、胺类化合物的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和讨论。为以后章节的离子交换色谱保留模型研究奠定基础并提供了方法指导。
第二章首先综述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和离子色谱保留模型的发展状况。但是对于离子色谱的QSRR研究的报道还很少。在此基础上,基于大量实验数据,结合化学计量学的理论,从微观的角度,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建立起21个胺类化合物的表面静电势数Vs,min、Vs,+av、σ2tot和П以及体积Vmc与其保留时间(RRT)之间的定量关系,并且得到的实测值与预测值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在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基础上,第三章用实例说明所得到的模型能为离子交换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和优化提供理论指导;通过实例,说明这一模型的建立能更加全面的反映了表面静电势有关参数以及体积Vmc与保留时间(RRT)之间的离子交换色谱的保留机理,并能够实现保留值的预测。为色谱条件的优化和选择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填补了离子交换色谱保留机理研究的一项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