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手艺类纪录片中工匠精神的活态传承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aT6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手艺是我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极具特色的一部分,纪录片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展现的一个重要方式和途径。传统手艺类纪录片的核心是工匠精神的人文内涵,也是我们社会风尚呈现的一个重要尺度。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发展的今天,纪录片的内容与表现形式也日趋丰富与多样化,手艺类纪录片中工匠精神的表达也正以更富有时代特点、生动鲜活的形式传达,书写属于当下时代的文化乐章。通过短小精悍的载体展现我国各类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流程以及手艺人的人格魅力,从中不光能看到他们对自身职业的高度认同,更能感受到他们对手艺的极力保护。当下,相关传统手工艺类的纪录片亦层出不穷,其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优势更符合当下受众碎片式的收视习惯。因此,对传统手艺类纪录片中工匠精神的活态传承研究可以为新时期传播工匠精神提供良好的方向。本文结合毕业作品《郭宝的皮影之路》和相关传统手艺类纪录片为研究对象,第一章从研究背景、研究价值与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这四个板块入手,对现有的关于手艺类纪录片中工匠精神的传承成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与归纳;第二章对传统手艺类纪录片与工匠精神的相关重要概念进行深入阐述;第三章围绕匠心精神在新时代焕发生机和传统手艺在新时代的传承路径两个方面来探讨传统手艺类纪录片中工匠精神与时代的关系;第四章则是从故事化叙事、象征表意的修辞和听觉语言诠释匠心情怀这三个角度来研究传统手艺类纪录片中工匠精神是如何生动地表达。结语部分则对本文进行了归纳与总结。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不竭的文化根脉和动力源泉,其中蕴含的许多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所在,对于解决人类问题也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1]宋大章在《重修涿县志序》中说“县之有志,犹国之有史也。大义通例,具体而微而已。大而天地经纶,星辰分野,小而山川人物,政事民风,咸列简编,以传
学位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参与到互联网活动中,在线健康社区也逐渐成为当今人们在线参与健康信息交流的重要渠道之一。数据显示,我国的患癌人口也在逐年增加,庞大的患癌人群的治疗情况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一个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对于改善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提高治疗效果有着巨大帮助,对于癌症患者或癌症患者亲友而言,他们能够通过在线健康社区进行在线健康信息交流行为,从而更多地汲取与癌症相关的知识
学位
人物纪录片创作的主要目的则是展示“人”的故事。人物纪录片关注人物的经历、生活状况和命运,展现个体或群体特征,展现不同的生活场景和人物的不同关系,不同立场,无疑都在传达“人”的生命之美。随着纪录片制作模式和创作理念的变化,纪录片的创作叙事视角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而在故事化的叙事风格和叙事结构上也在不断变化着,好的主题和开头是创作成功的一半,故事化的情节则可以很好第一时间抓住观者的注意力,故事化叙事这
学位
泥塑是民间传统手工艺的一种,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作为其影像记载的“泥塑题材纪录片”,通常将泥塑本身与泥塑手工艺人作为拍摄对象,用以科普泥塑知识、传承泥塑手艺。泥塑分布于我国的各个区域,其中大运河流域内尤为丰富。以大运河两岸的泥塑手工艺为题材的纪录片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在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文化使命,那便是对大运河文化进行影像呈现,在此基础上实现传承与传播大运河文化的目的。而大运河文化
学位
己亥末,庚子初,新冠肺炎来势汹汹,席卷全国,此次疫情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系数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这样的大事件背景下,纪录片作为能够真实记录抗疫人物、事件的一种重要载体,广受影视制作人员的青睐,于是创作出了很多记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题材的优秀纪录片,它向我们展示着不同层面、不同行业从业人员的抗疫过程,这些画面都记录下了人们直面病毒,挺身而出,与
学位
纪录片是影视艺术重要的呈现方式之一,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内在的精神图腾,中国民间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上生根发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纪录片领域分类中,民间古老的传统技艺与现代化视听手段相遇,产生了民俗纪录片这一纪录片类型。而随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年轻媒体从业者选择深耕民俗纪录片这一领域,民俗类题材纪录片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其叙事表达形式更加
学位
在当今时代,艺术种类的不断丰富和年轻人群审美需求的不断变化,使大众的娱乐方式变得多样化。而作为中国文化的历史瑰宝,戏曲艺术中的部分技艺面临着逐渐失传的困境,传承与发展问题迫在眉睫。基于此,戏曲类纪录片的出现与发展,使戏曲文化在传播中有了更广泛化、大众化的传播途径。本文以文化记忆理论作为理论支撑,从文化记忆的影像建构方面入手,探析戏曲类纪录片中文化记忆的影像建构的内容及手法。本文通过梳理相关的戏曲类
学位
“市井小业主”常遍布在街头巷尾,坚守于方寸商铺中,为我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便利。新世纪以来,现实题材纪录片作为关照现实,展现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轨迹的影像“写真集”,也捕捉到了“市井小业主”的身影。但无论在社会生活,还是影像纪录中,都忽视了对这一群体本身的关注。他们作为社会民生的链接者,却是影视作品中的边缘者,因此研究这类人物形象,探究其隐于千篇一律工作影像之后的生活现状及内心情感,是现实题材纪录片映射时
学位
非遗题材纪录片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像体现,也是独具特色区域文化符号的全面呈现,更是对典型人物、独特工艺的精准聚焦和深度还原。但这种呈现,绝非原版再现,直白表达,而是结合了创作者对独特文化的认知和影像属性的结合转化,有着极强的“重构”特点。这种重构,源于对非遗纪录片历史文韵的新挖掘,合于人物行动的新轨迹,融于区域文化生活的新图景,是基于传统意象的新意蕴的组接。影像在其中不仅是媒介和手段,也是非
学位
音乐题材纪录片在当下纪录片的创作中越来越受到纪录片创作者的注意。现代音乐纪录片的制作开始呈现自媒体化的状态,这样吸引了很多创作者去创作与音乐艺术有关的纪录片,从而极大推动了音乐纪录片的多样化。其中音乐纪录片中对于音乐元素的运用也越发的多样化,每个纪录片的创作者都会根据原有的音乐题材去设计纪录片的结构,从而使音乐元素在音乐纪录片中的功能开始变得灵活多样。音乐元素不仅仅是以烘托气氛,渲染风格的功能在音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