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MTA2(Metastasis-associated gene)基因在上皮性卵巢癌中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4株卵巢癌细胞MTA2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8例临床卵巢组织标本MTA2蛋白的表达并评价其与上皮性卵巢癌分期、分级的关系。结果:MTA2基因在侵袭性强的SW626、A27细胞株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侵袭性较弱的CAOV3、OVCAR3细胞株(p<0.01)的表达;MTA2在交界性和恶性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高于良性上皮性卵巢癌和正常卵巢组织(p<0.01),恶性上皮性卵巢癌显著高于交接性肿瘤,良性上皮性卵巢癌和正常卵巢组织之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随着手术分期愈晚和细胞分级愈高,MTA2表达愈强(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癌灶MTA2表达较无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显著升高(p<0.01)。结论:MTA2基因参与恶性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可作为对恶性上皮性卵巢癌病情程度进行评价的指标之一。目的:探讨肿瘤转移相关蛋白2(MTA2)参与卵巢癌进展的机制。方法:使用Western-blot检测27例上皮性卵巢癌中MTA2蛋白和E-Cadherin表达;利用反义技术敲除MTA2在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中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爬行能力;软琼脂集落实验观察细胞锚着不依赖生长行为的改变。结果:MTA2在E-Cadherin阴性的卵巢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高于E-Cadherin阳性的卵巢癌组织,p<0.001。稳定转染反义MTA2 (MTA2as)上皮性卵巢癌细胞A2780较转染空载体的细胞,MTA2表达丢失81.4%, E-Cadherin表达恢复,且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减弱,细胞爬行能力和软琼脂集落形成能力降低。结论:在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MTA2基因的表达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利用反义RNA技术抑制MTA2可逆转卵巢癌细胞E-cadherin表达及抑制细胞增殖及转移。目的:探讨Ⅰ期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 EC))的手术方式以及术后激素治疗和放疗的必要性。方法:对1990年1月到199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7例E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Ⅰ期37例、Ⅱ期8例、Ⅲ期14例、Ⅳ期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Ⅰ期患者分为3组,行次广泛/广泛子宫及附件切除术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或腹膜后淋巴结取样术为A组(24例),行次广泛子宫及附件切除术为B组(5例),行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为C组(8例),分析3组的生存情况;比较激素治疗、放疗对Ⅰ期患者预后的影响;对5例复发和13例死亡病例进行复发部位探讨和死亡原因分析;分析各种辅助性治疗的副作用。结果:寿命表法计算总体5年生存率为78.99%,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8.65%、86.67%、77.92%和28.57%,Ⅲ期较文献报道高;细胞分级G3、深肌层侵犯、非子宫内膜样癌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p<0.05),Ⅰ期有高危因素的5年生存率(80%)显著低于无高危因素组(100%),p=0.022;A、B和C三组之间无明显生存差异(p>0.05),但A组手术方式有利于正确分期,发现12.28%(7/57)患者手术病理分期升级;Ⅰ期患者激素治疗的5年生存率(100%)显著高于无辅助性治疗对照组(86.67%),放疗(88.89%)与无辅助性治疗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Ⅰ、Ⅱ和Ⅲ期3年复发率分别为2.7%(1/37)、12.5%(1/8)和7.2%(1/14);盆腔复发占60%,盆腔外为40%;Ⅰ、Ⅱ、Ⅲ和Ⅳ期5年内死亡率为10.81%%(4/37)、12.5%(1/8)、21.43%(3/14)和50%(4/8),其中84.62%(11/13)为病因特异性死亡,7.69%(1/13)为放射性肠梗阻,7.69%(1/13)为心血管并发症;激素治疗副作用较放疗为轻。结论:A组手术方式可明确分期,指导治疗,但扩大的手术范围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或取样不作为Ⅰ期患者的治疗手段,术后仍应给予恰当的辅助性治疗;激素治疗有利于改善Ⅰ期患者的预后,放疗的必要性则有待探讨。研究背景: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选择性切割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ebrand Factor, vWF)中央A2结构域Tyr1605-Met1606键,但体外用血浆vWF为底物检测ADAMTS13的活性需将vWF经化学试剂变性剂预处理。截除ADAMTS13羧基末端结构域(TSP1重复序列2-8和CUB域)不影响ADAMTS13降解此变性vWF的酶活性。然而,ADAMTS13羧基末端结构域是否在体内或有剪切力作用下具有识别vWF的功能则颇有争议。更有甚者,尚无简单有效的方法检测ADAMTS13切割天然血浆vWF的酶活性。方法:本课题首先在人胚肾上皮细胞HEK293细胞株中表达并从其培养液中纯化ADAMTS13及羧基末端截断体等重组蛋白;采用Dr.Tsai方法检测ADAMTS13及其羧基末端截断体切割变性vWF的能力;在Dr.Tsai方法的基础上发展简易Flow Based ADAMTS13酶活性检测法,该方法利用迷你振荡器产生涡流剪切力协助改变vWF多聚体的空间构象,建立新的方法检测并比较ADAMTS13和其截断体酶活性;应用传统的直接结合实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pull-down实验研究vWF耦联到一定固体介质后,截除CUB域(delCUB)或进一步截除TSP1重复序列2-8(MDTCS)对ADAMTS13与vWF相互作用亲和力的影响;同时采用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的在生物大分子分析仪BIAcore,模拟生理剪切力,实时定量检测溶液中vWF和ADAMTS13或其截断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ADAMTS13中远侧羧基末端结构域在流体状态下参与底物识别的功能;进一步在HEK293细胞株中表达并纯化中远侧羧基末端重组蛋白(CUB、T2-8、T5-8、T5-8CUB和T2-8CUB),在BIAcore中观察其与vWF的亲和力,及应用上述新方法检测其对全长ADAMTS13 (FL-A13)切割天然vWF酶活性的抑制效果。结果:本研究证实在迷你振荡器产生的涡流剪切力作用下,ADAMTS13可切割天然血浆vWF,而且切割的效率与震荡的速度和酶浓度成正比。此方法可在正常人而不是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TTP)患者的血浆中检测到ADAMTS13活性。尽管ADAMTS13羧基末端截断体delCUB和MDTCS可同样有效结合耦联固定的vWF及酶解变性vWF,但二者在有剪切力存在下与溶液中天然血浆vWF的亲和力显著减弱或缺失(BIAcore),且丧失了切割天然血浆vWF的能力(迷你振荡器)。本研究发现CUB域重组蛋白不足以与溶液中vWF结合及抑制FL-A13在涡流剪切力作用下切割天然血浆vWF的酶活性,而在CUB多肽序列的基础上增加其N-末端TSP1重复序列5-8 (T5-8CUB)或进一步TSP1重复序列2-8(T2-8CUB)则恢复重组蛋白与溶液中vWF结合的能力,并可抑制在涡流剪切力下FL-A13降解天然血浆vWF的酶活性。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体外研究ADAMTS13降解天然血浆vWF的新方法,此方法操作简便,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ADAMTS13中(TSP1重复序列2-8)远(CUB域)侧羧基末端结构域的协同活性对在流动状态下ADAMTS13识别并切割vWF至关重要。目的:观察比卢伐定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治疗中的抗血小板功能。方法:以近2年进行选择性PCI的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给予比卢伐定(首剂0.75mg/kg+1.75mg/kg/h), PCI结束时停药,分别在比卢伐定首剂前(基线)、比伐卢定首剂后5-10 min(5 min PCI)、30 min后或PCI结束时(如果PCI在比卢伐定首剂后30 mmin内结束)(30 min PCI)、比伐卢定滴注终止后5 min (5 min POST)、15 min (15 min POST)和2h (2h POST)采集患者静脉血,应用LC/MS/MS法检测血药浓度;血小板聚集实验观察比卢伐定滴注对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血小板表面完整的蛋白酶激活受体1 (protease activated receptor 1, PAR1),评价PCI过程中比卢伐定防止血小板表面PAR1被切割的能力。结果:按目前临床使用的剂量方案,比卢伐定在稳定状态下的平均血药浓度2.7±0.5μM。这一血药浓度显著抑制外源性凝血酶引起的血小板富集血浆(platelet rich plasma, PRP)中血小板聚集,但对PAR1和PAR4特异性多肽致聚剂SFLLRN和AYPGK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明显影响,比卢伐定在PCI过程中可防止凝血酶切割PAR1。比卢伐定滴注后患者凝血酶EC 50(引起50%血小板聚集所需的凝血酶浓度)提高26倍。同样,在健康捐血者PRP加入外源性比卢伐定可对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产生抑制作用,且与比卢伐定浓度呈线性正相关。根据健康捐血者绘制的比卢伐定浓度效应曲线,计算出PCI患者比卢伐定起始给药后30 min或PCI结束时的平均血药浓度与经LC/MS/MS法实际测量值仅差11%。停药后比卢伐定被迅速从血浆中清除,半衰期为29.3 mmin。结论:比卢伐定可产生浓度相关的可预期的抗血小板活性,血小板聚集实验潜在地可用于临床评价比卢伐定有效血药浓度和血小板功能状态;比卢伐定半衰期短,易于控制,或可解释其相对减少的PCI围手术期大出血的发生。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围手术期比卢伐定抑制血小板促凝活性和凝血酶生成的作用。方法:以近2年进行选择性PCI的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常规给予比卢伐定(首剂0.75mg/kg+1.75mg/kg/h), PCI结束时停药,在3个连续时间点(给药前,首剂开始后30 min或PCI结束时和停药后2 h)采集22例PCI患者静脉血,应用ELISA检测血浆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thrombin-antithrombinⅢ, TAT),并比较前两个时间点Ⅰ型胶原刺激下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和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 V阳性血小板百分比以评价血小板促凝活性。凝血酶发光底物S2238被用来体外检测PRP中Ⅰ型胶原诱导的凝血酶生成。结果:在PCI过程中,比卢伐定滴注可使TAT浓度降低50%以上和Ⅰ型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降低11%。在健康捐血者的血小板富集的血浆中外源性加入比卢伐定亦可抑制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但对凝胶纯化的血小板无明显影响。此外,Ⅰ型胶原刺激可导致30%血小板与AnnexinⅤ结合,凝血酶可发挥协同作用,比卢伐定滴注或外源性加入显著著抑制AnnexinⅤ结合血小板百分比。比卢伐定体外加入可抑制Ⅰ型胶原诱导的凝血酶生成。结论:比卢伐定在PCI中不仅起抗凝的作用,而且通过抑制Ⅰ型胶原依赖的促凝活性而影响凝血酶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