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秘的河流》于2005年出版发行,一经问世就引得世人瞩目。作为现代主义作家,凯特·格伦维尔非常关注人性及人的生存状况。作为澳大利亚女性作家,格伦维尔特别关注澳大利亚土著居民与白人的和解与沟通。在《神秘的河流》中,格伦维尔通过描写小说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来反映澳大利亚殖民初期人们的心理状态。
在谈到澳洲早期殖民冲突时,人们总是采取一种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模式,将澳洲早期殖民冲突简单地看成是殖民与反殖民的冲突,是黑人与白人的冲突。在这种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中,大多数人都忽略了一种人的存在,那就是白人受害者。他们是真正的边缘人,被排挤在白人主流社会之外,被母国当作“垃圾”遗弃在澳洲,也没有被当地土著所接纳。虽然他们也被迫参与殖民,但却反对同类的暴行;他们想与土著人交好,却由于各种原因最终举起屠刀,残杀之后再用自己的余生来忏悔。
本论文将《神秘的河流》置于后殖民主义理论框架之内,围绕“东方主义”“属下”的“发声”及“他者”身份这几个理论主题,对作品进行后殖民主义解读。本论文通过对《神秘的河流》中白人受害者的典型代表威廉·索尼尔的分析,可以体现出它的研究意义在于在二元对立的背景下同时关注土著居民及白人受害者,有利于澳大利亚民族的和解与沟通,可以为澳大利亚多元文化的共同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