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化学在未来的化学领域占据及其重要的地位,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有机化学基础》由选修科目转变为选择性必修课程,也充分体现了有机化学的重要性。而有机化学的重点在于合成,知识应用的核心在于围绕合成,以“合成”为中心的一系列创造性活动,也是为了让我们认知自然界中已经存在的有机物以及合成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有机物,同时还服务于一些新材料的开发,如有机物做配体、超高分子量的聚乙烯的合成等。但由于有机化合物元素间的组合方式多种多样,迭代性的生成物结构复杂,有机物及其衍生物数目繁多、反应复杂、合成路径多样,导致学生在有机化学的学习中存在理解困难、记忆困难、分析困难、缺乏创造性应用等方面的问题。笔者研究设计型学习在高中有机化学中的应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合成”意识,建立“设计”的理念,并通过“设计”的过程,把零散的、难以记住的有机知识串成整体,活化知识,牢固记忆,克服学习有机化学过程中存在的困难。设计型学习(DBL)是由国外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教师与学生是一个以合作为基础的探索、设计的“团队”,这种教学模式在国内外的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但在有机化学领域中的应用较少。笔者在文献解读、教学实践探索之中,逐步构建了设计驱动的教学模式——高中有机化学“三阶段-两主体”设计驱动的教学模型,模型的基本结构为教学前期、中期、后期三个阶段,教师与学生两个主体,通过不断循环的设计、修改与再设计的迭代环节,进行有机化学的学习。高中有机化学“三阶段-两主体”设计驱动的教学模型在实施过程中,学生会经历不适应→适应→积极参与这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推动新模型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笔者基于实践经验,总结出三种教学策略来推动新模型的实施。策略1:教学进度采用次进式,笔者进行实践教学时,对教学进度采用次进式教学,即教师示范→教师指导学生小组→学生小组合作→学生独立→学生自主。通过这样的次进式教学进度,使学生更快的度过不适应阶段,尽快的理解与把握新的教学模式。策略2:了解学生的特点及特长,通过合理的分组,弥合差距,达到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策略3:及时鼓励反馈,树立信心,激发学生内在的动力和信心。将上述的教学模型及相应的教学策略,运用到北京市某中学进行教学实验,经过案例的开发,教学过程的实施,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形成了如下结论:高中有机化学“三阶段-两主体”设计驱动的教学模型增加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培养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潜力,并极大的发展了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提高了学生问题解决的效率,突破“合成路线”这一困难,使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得到锻炼,培养了学生基于“设计”思维的问题解决策略;打破学生课后学习时间的平衡,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促进教师的专业水平得到延伸和再生长,使教师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发展。尽管笔者的研究初步取得了成效,但由于研究时间仅有四个月、笔者的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有限,研究对象较少,造成本研究未对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进行具体的分析。因此关于设计型学习与高中有机化学的结合的研究还应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希望本研究对设计型学习与高中有机化学的结合提供有利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