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教育问题一直都是教育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特别是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振兴农村教育也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则是拥有一支数量充足、素质高、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但目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容乐观,农村教师职业缺乏吸引力,农村教师流失严重,优秀人才引进困难,农村教师队伍后继乏人。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固然有多个方面,但最主要原因之一则是农村教师劳动报酬偏低。因此,为农村教师确定合理的劳动报酬已成为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农村教育研究的重点所在。本文以农村教师劳动报酬为研究对象,以叙事的、“自下而上”的方法,走近农村教师的生活世界,倾听教师的声音,“原汁原味”地呈现农村教师劳动报酬的真实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农村教师劳动报酬存在问题的分析,进而挖掘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改善农村教师劳动报酬偏低,“劳”与“酬”不相符,城乡教师劳动报酬差距显著的局面。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导论,是本文研究的逻辑起点、总体设计和基本支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介绍了本文的问题来源、目的意义、方法路径、文献状况、体系框架等;其次,阐释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即教师劳动报酬理论、按劳分配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本文研究的意义;最后,介绍了本文叙事研究从选取研究对象到形成研究文本的主要过程。第二部分:叙事。本文讲述了三位农村教师的故事,分别代表村小教师、乡镇“代课教师”和县城教师这三类农村教师,期望由此了解三类农村教师劳动报酬的真实状况,以及劳动报酬对其职业、生活的影响和农村教师对改善其劳动报酬的真实愿望。这一部分是本文的核心。第三部分:梳理,是对叙事内容的梳理。通过整理现场文本和研究文本,总结农村教师劳动报酬的现状;并通过区域内城乡教师劳动报酬对比和区域间农村教师劳动报酬对比,归纳出同一区域内城乡教师和不同经济发展区域农村教师劳动报酬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分析劳动报酬对农村教师职业的影响情况,以及农村教师对合理劳动报酬的预期。第四部分:分析,是文章第三部分内容的延展和深化。在二、三部分内容的基础上,归纳出农村教师劳动报酬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源,为提出合理、可行的对策做好铺垫。第五部分:结论,是本文解决问题的部分,是针对农村教师劳动报酬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的对策建议。本文通过叙事研究和典型分析,全面地剖析教师劳动报酬的内部结构,丰富了教育经济学的研究内容,颇具学术价值。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在实践中合理确定农村教师劳动报酬,因此也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