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枳椇饮治疗轻度急性酒精中毒酒毒内蕴证的疗效性及安全性,发挥急性酒精中毒的中医药治疗优势,为开发中药新药奠定临床依据。方法:以2017年3月到2017年12月自云南省中医医院急诊科随机选取的90例轻度急性酒精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急诊门诊用药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所有患者在来院前均有高度白酒(100ml~200ml)饮用史,且为饮酒后30~60min来院,对其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方案治疗。应用随机分组数字表将患者分为3组,每组各30人,分别编为葡萄糖组(对照1组)、胰糖B1组(对照2组)和枳椇饮组(治疗组),所有患者均在严密的生命体征监测下进行治疗,其中,枳椇饮组口服已配制的枳椇饮250ml,葡萄糖组口服10%葡萄糖250ml,胰糖B1组给予10%葡萄糖250ml+10%氯化钾注射液7ml+胰岛素注射液7iu静脉滴注,同时一次性口服5mg维生素B1片2片。记录患者治疗60min、120min、150min时间点的证候积分和呼气酒精浓度,根据积分及呼气酒精浓度变化情况进行疗效评价及统计学分析,观察安全性及不良反应。结果:(1)治疗60min时,证候积分比较,三组较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疗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气酒精浓度比较,与治疗前及组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120min时,证候积分比较,三组较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枳椇饮组与胰糖B1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枳椇饮组优于葡萄糖组(p<0.01),胰糖B1组优于葡萄糖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疗效率比较,枳椇饮组与胰糖B1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7),枳椇饮组优于葡萄糖组(p<0.0167),胰糖B1组优于葡萄糖组(p<0.0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呼气酒精浓度比较,枳椇饮组和胰糖B1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葡萄糖组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三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150min时,证候积分比较,三组较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枳椇饮组优于胰糖B1组(p<0.0167),枳椇饮组优于葡萄糖组(p<0.0167),胰糖B1组优于葡萄糖组(p<0.0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疗效率比较,枳椇饮组优于胰糖B1组(p<0.0167)和葡萄糖组(p<0.0167),胰糖B1组优于葡萄糖组(p<0.0167)。呼气酒精浓度比较,三组较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枳椇饮组优于胰糖B1组(p<0.01)和葡萄糖组(p<0.01),胰糖B1组与葡萄糖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安全性评价:三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在本次临床试验观察期间所有受试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结论:枳椇饮较胰糖B1组和葡萄糖组更能改善轻度急性酒精中毒酒毒内蕴证患者的症状及体征,且能显著降低呼气酒精浓度,临床疗效确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