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有效的资本市场必须具备“公正、公平、公开”三大特征,作为资本市场“公开”特征的基础,信息披露已发展成了现代经济学的热点问题。信息披露经济后果的实证研究也逐渐成为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重要领域,其中信息披露与股权资本成本的关系成为了近年来学者们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高质量的信息披露能对融资成本产生影响,有助于公司从资本市场获取股权融资。虽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研究是现代资本理论研究的重点问题,但是目前此领域的研究尚未形成全面综合的理论体系,理论研究还在不断深入,实证研究的结论也未达成一致。国外学者分别从信息披露质量影响投资者预测风险和股票市场流动性两个角度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大部分研究表明,在以美国为代表的成熟资本市场上二者呈现负相关关系。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引起的经济后果也一直受到学者的广泛关注,但是我国有关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关系的研究成果不够丰富,此领域的实证研究由于样本对象和衡量指标存在差异,导致研究结论不尽相同。在过去十几年的发展中,我国资本市场大量存在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规范的现象,许多公司迫于外界舆论和监管的压力披露信息,鲜有公司真正基于自身战略进行有效披露,导致了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普遍不高。但同时,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不断规范、完善,随着信息披露法规的不断颁布,上市公司逐渐意识到信息披露可能产生的经济后果,投资者的需求也随之增大。这种情况下,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是否有助于降低其股权资本成本?在多大程度上降低了权益成本?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中,二者的相关程度是否有所差别?这些问题的研究,一方面能促使上市公司主动改善信息披露质量,同时也能降低上市公司的资本成本、提高股东价值,维护资本市场的公平正义。本文主要采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理论角度探讨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为什么会影响以及如何影响股权融资成本的,同时选取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A股2007-2009年的605个观测样本,探讨在我国特殊的证券市场环境下,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是否有助于降低股权融资成本?在不同产权性质的公司之间,二者的相关程度是否有所不同?试图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提供政策建议。本文共五章,每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在此基础上对现有文献从国内外两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国外理论分别从预测风险和流动性两个角度证实了完善信息披露水平可以降低股权融资成本,但是也有部分学者提出不同意见,认为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可能会引起股权融资成本升高;国内文献对这方面研究较少,但多数认为二者呈负相关关系。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规范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也正经历着一个日趋规范的转变过程。第二章: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的相关理论。首先界定了信息披露质量的含义,并归纳总结了目前国内衡量信息披露质量的几种方法。接着阐明了股权融资成本的本质,对目前西方股权融资成本的几种计量模型进行了详细阐释,并对它们进行了分析比较,发现每一种模型都有其使用的前提条件,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本文选取了经济增长方法(OJN)模型来计量股权融资成本。最后从资本市场信息传导规律、信息不对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对信息披露质量和股权融资成本的关系进行理论解释。本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第三章:实证研究总体设计。在前文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借鉴曾颖、陆正飞老师的观点给出本文第一个假设:当其他条件都相同时,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呈负向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在我国新兴的资本市场背景下,高度的两权分离使代理成本在上市公司里广泛存在,为了缓解代理成本对其利益造成的影响,中小股东会要求更高的投资回报率,从而提高公司的股权融资成本。而不同产权性质的控股股东对代理成本的影响可能有差异,一方面国有企业由于被置入政府制定的国企监管框架之中,公司日常运营处于行政色彩严重复杂的监控网中,可能导致其资源难以有效配置,从而降低信息披露质量;另一方面,国有企业面临着“大股东剥削”和“管理层掠夺”的两重影响,投资者投资这类企业为降低不确定风险,将更重视信息披露情况,因此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第二个假设,即:国有控股类的上市公司,其信息披露质量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更为显著。本章的第二部分给出了本文所选用的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以及控制变量的选择。第四章:实证结果及其分析。本章列出了实证的数据来源和样本筛选过程,并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了前文提出的两个假设,本章的最后对实证结果进行理论解释。第五章: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针对本文研究,得出相关结论。并针对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不规范、不透明的现象,探讨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以深交所2007-2009年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一共选取了605个样本对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是否会对股权融资成本产生影响进行实证研究。从数据的权威性和可得性出发考虑,我们选择了深交所发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考核指标来衡量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并分别对四个等级赋值4、3、2、1。此外,本文以面向未来的视角,以经济增长方法(OJN)模型来计算上市公司的边际股权融资成本。利用深交所的605个样本数据,在控制了贝塔系数、财务风险、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市场异常性和经营风险等因素的条件下,使用EVIEWS计量软件回归发现:(1)总体来看,样本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与股权融资成本存在负相关关系,提高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有助于降低公司股权融资成本。(2)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公司的产权性质将样本公司分为国有企业和非国有法人控制企业,探讨不同产权性质的上市公司二者显著性的差异。结果显示,信息披露质量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在这两种性质的企业里存在差异。相比非国有法人控制企业,国有股性质的企业二者的相关性更加显著。针对以上结论,本文提出相应的政策性建议,一方面要以目前我国的信息披露规则框架为基础,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考评制度,构建强制与自愿相结合的信息披露体系;另一方面,针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低下的现象,建议从健全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出发,改善股权结构、健全董事会功能,并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体系。本文的研究贡献在于:(1)利用经济增长方法(OJN)模型估计股权融资成本。目前国内多数文献采用的是剩余收益模型来衡量股权融资成本。本文利用OJN计量的股权融资成本与预期的理论基本相符,丰富了目前国内关于股权资本成本的研究。(2)实证结果发现我国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与边际股权融资成本存在负相关关系,且相比非国有法人控制企业,国有企业中二者的相关性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局限在于:我们的模型是从微观基础出发建立的,仅考虑了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指标,而未能把宏观环境相关因素加以考虑;研究对象仅限于深交所A股上市公司中具备股权再融资资格的公司,实证结果不能拓展到所有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