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的主谓宾补(SVOC)句和汉语的兼语式是英、汉语中的常见句式,由于其鲜明的异同对立从而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这些对比研究大都停留在句式表层的异同探讨上,而对两种句式产生的深层机理及其异同产生的根本原因讨论甚少。其主要原因是受到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及缺乏现代语言学理论的指导。为此,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首先总结了异同存在的三个方面:1.结构成分的异同;2.其类型的异同;3.其主要动词语义方面的异同。然后,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通过对比的方法找出了这两种句式产生以上异同的深层机理。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基本假设“人类经验→范畴化→图式化→隐喻拓展→语言形式”为框架,从各个认知层面上对英语SVOC句式和汉语兼语式做了对比研究。首先,通过对两种句式范畴原型的对比,发现两者存在较大差异:汉语兼语式的范畴原型为“A使B……”,而英语SVOC句式的原型为“A作用于B及B的性能、运动或状态等”。这是两种句式产生各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我们也发现虽然其原型不同,但存在某些共同属性,这便导致了两种句式成分及排列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其次,在图式化过程中,两者也存在差异。作者在参照Langacker的行为链和能量流动结构的基础上,建构了汉语兼语式四种主要类型和英语SVOC句式六种主要类型的理想认知模型之意象图式,并对意象图式做了对比,同时揭示出其异同是如何映射到句式表层,并反映到两种不同的句式类型的。之后,在隐喻拓展过程中,作者从两种句式原型构成的语义条件出发,对两种句式中主要动词的原型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汉语兼语式的原型类动词为使役动词,而英语SVOC句式的原型类动词为非完形及物动词,正是各自不同的原型类动词通过相应的句法隐喻拓展造成其主要动词语义的主要异同。至此,我们对这两种句式产生的深层机理及两者异同产生的根本原因,从认知的角度做出了统一的解释。本研究是在透过语言表面现象寻找语言共性,及通过对比语言生成的认知机制探讨语言本质规律方面所做的有益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