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82年我国正式恢复人身保险业务以来,寿险业保持了年均30%以上的增长速度,为社会公众提供了日益增多的、具备不同保障层次及满足各种投资理财需求的寿险产品,提高了寿险业在保险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但是尽管规模不断增大,却是一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1999年,由于利差损的直接影响造成了我国寿险增长速度的急剧下降,保险行业为片面追求保费收入规模、市场份额和短期收益,盲目开发和销售新型产品,一时间新创险种与传统险种成为中国寿险市场上的两大类别,甚至前者有赶超后者的趋势。2001年以来,寿险新型产品结构变化也较大,投资连结保险历经了热销及低迷阶段。从我国寿险产品的发展过程来看,不单纯是预定利率波动的反映,也反映出影响寿险产品发展的因素日趋多样化,而保险市场发展程度依然比较低,在体制变革中运行稳定性还比较差,这就要求保险行业必须重视业务质量、长远利益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本文以人寿保险的经济需求理论为基础,以分析影响寿险需求的主要因素为贯穿全文的主线,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对我国寿险产品总量和结构变化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文章主要由六部分内容组成: 一、导言。对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作者的主要观点。 二、人寿保险经济需求的理论分析。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影响人寿保险经济需求的各个因素。 三、国外寿险产品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及启示。力求从国际保险业发展过程中汲取对中国有益的借鉴。 四、我国寿险产品的发展历程。简单阐述了我国寿险产品发展的三个阶段。 五、影响我国寿险产品发展的因素探讨。通过分析影响我国寿险产品总量和结构变化的因素,认为尽管中国的寿险业在总量上不断增大,但却是一种粗放型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又直接导致寿险市场产品结构不合理,寿险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六、我国寿险产品发展策略。提出寿险产品应满足人民群众不同层次的保险需求,传统寿险产品与新型寿险产品应协调发展。其中,影响我国寿险产品发展的因素探讨和发展策略是论文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