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硫富瓦烯(tetrathiafulvalene,TTF)及其衍生物已成为研究较为广泛的功能性分子之一,并在材料科学和超分子化学方面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合成更加π延伸的共轭体系,是当前新型TTF衍生物功能材料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延伸的TTF不仅容易达到稳定的氧化状态,而且能够产生较窄的HOMO-LUMO能隙,此外还可以通过π…π或者S…S相互作用增加材料的维度。在本论文中,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新型共轭含氮四硫富瓦烯配体及其配合物,系统研究了它们的发光及电化学等性质。 1.我们通过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合成了新的π共轭TTF衍生物,探讨了其反应机理。并使用各种不同的烯烃底物与化合物Ⅰ反应,进一步进行方法学探索。研究结果发现,只有吸电子基的烯烃有利于发生该反应。另外我们还合成出了基于π共轭的苯环桥联的吡啶基四硫富瓦烯配体L1(TTF-Ph-Py),并进一步合成了配合物1-4, NiⅡ(acac)2(L1)2(1, acac=acetylacetonate), M(hfac)2(L1)2(M=NiⅡ,2;M=CuⅡ,3;hfac=hexafluoroacetylacetonato)和CoⅡ(TpPh2)(OAc)(L1)(4, TpPh2=hydridotri(3,5-diphenylpyrazol-1-yl) borate)。利用X射线衍射确定了它们的单晶结构,并对它们的电化学和紫外吸收光谱进行了测定和分析。同时对配合物1-4加入氧化剂NOPF6的紫外吸收光谱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们存在中性,一价阳离子和二价阳离子三种形式,并且具有不同的紫外吸收光谱,此性质在光化学开关方面有潜在的应用。 2.进一步通过[4+2]Diels-Alder环加成反应,成功合成了新的π共轭双吡啶基TTF衍生物(TTF-Ph-Bipy,L4),并确定了其单晶结构。与Re(CO)5Cl或Re(CO)5Br反应,分别得到相应的三羰基一价铼化合物,说明该配体具有良好的配位能力。紫外吸收和荧光光谱研究表明:TTF部分和电子接受体二联吡啶部分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了分子内的电荷跃迁(ILCT)和金属到配体的电荷跃迁(MLCT)。电化学研究表明这种新型的TTF-二联吡啶配体具有氧化还原活性。我们运用密度泛函(DFT)理论对配体L4进行了结构优化,计算得到的轨道能级差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中的数据相吻合。 3.合成了三个含四硫富瓦烯单元的dpq(2,3-di(2-pyridyl)quinoxaline)配体L5-L7,它们具有给体-受体(D-A)性质。利用这些配体,分别制备了相应的双核铼羰基配合物7-9,并进行了实验表征和理论分析,其中电子接受体的π*分子轨道的本质被研究。用X射线衍射确定了7和8的单晶结构。对于配体,实验观察到了基于分子内部的TTF→dpq跃迁的紫外吸收和相应的ILCT跃迁的荧光。然而,对于配合物而言,归属于MLCT跃迁的荧光被淬灭。我们采用DFT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结构优化,同时通过含时(TD) DFT方法对吸收光谱进行了计算,发现理论计算得到可能的π→π*,ICT和MLCT电子跃迁,这与实验观察到的吸收峰数据相符合。 4.研究了一类新的基于TTF和吡咯的F-颜色探针L8,并确定了其单晶结构。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和荧光发射光谱滴定研究表明,颜色变化是由于F-的脱质子引起的,而不是简单的氢键作用。核磁滴定中新的FHF-峰的出现进一步证实了这个结论。对TTF基团进行了电化学研究,当绑定F-后,出现了较大的电位移动。表明四硫富瓦烯基团和吡咯基团的结合可以实现光-电化学双重信号,为识别和检测F-颜色探针的研究提供了一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