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创新”一直是各项科技政策文件的高频词汇,产学研协同创新作为联结企业方和学研方的纽带,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文献已是浩如烟海,但从定量的角度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给出具体阐释的文献并不多。因而,本论文旨在弥补既有文献在定量研究中的不足,基于随机演化博弈和量子博弈的研究范式,探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演进机制、激励机制、收益分配机制,进一步比较分析了几种不同的收益分配方式,在相应的案例分析中给予展现。本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分为演进机制分析、激励机制分析、收益分配机制分析三个部分。演进机制分析部分运用随机演化博弈的分析范式,渐进式地引入了确定演化博弈、随机演化博弈、连续策略集随机演化博弈,分别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过程中协同双方努力程度的演进过程,并进一步指出随机演进过程中的稳定域。研究结果表明,产学研协同项目的高风险以及收益的不确定性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把“双刃剑”,从长期来看,降成本、提质增效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协同双方。只有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成本优势和生产效率优势,才能尽最大程度促进整个产学研协同工程的稳步运行。激励机制分析部分引入了量子博弈的分析范式,进一步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量子博弈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考虑了纠缠态后,努力的一方不必再承担对方“背叛”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经典博弈中的“囚徒困境”问题。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情境下,协同双方需要在协同开始前商榷并委托第三方来确定可被观测到的、可量化的相关绩效指标,并签订“纠缠合同”,确保协同双方均没有动机去采取非量子策略,进而采用最大努力程度的完全量子策略是最优的。收益分配机制分析部分比较了固定支付方式、产出分享方式、固定预付方式及混合方式这四种收益分配模式,并通过数值仿真算例比较了它们对协同双方激励程度的异同,并进一步将这四种分配方式放在随机演化博弈、量子博弈的视角下做了比较分析,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及启示。通过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所作的随机演化博弈分析及量子博弈分析,本文有如下几点创新之处:(1)运用随机演化博弈的分析范式探究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演进机制,随机扰动项的引入能较为客观地反映现实中的协同过程;(2)将量子博弈应用在产学研协同创新激励机制的研究中,提出了涉及可量化绩效指标的“纠缠合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囚徒困境”问题;(3)在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收益分配机制的研究中考虑了协同双方的风险厌恶程度及协同项目本身的成功概率,考察了改进的Cobb-Douglas模型,较为真实地反映现实中的协同过程;(4)在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演进机制、激励机制、收益分配机制的研究中,将博弈双方努力程度视为连续型变量,更能反映出协同过程中隐性努力程度不足这一双边道德风险问题。